美東時間8月1日上午,無數種訊息對海外網路的衝擊已經達到了一個巔峰。

‘博浪’成為了一個繞不過去的談論焦點。

吃瓜群眾們並不關心博浪的核心目標是什麼。

於是全球網路空間的談論核心點翻來覆去就那麼些,‘救星’、‘富有’、‘格局’、‘劃時代’。

不過很顯然,上層有心人士不會這麼‘沒心沒肺’。

他們獲取資訊的渠道眾多,獲取的資訊數量眾多,需要考慮的事情眾多,能參考的分析系統眾多,得出的結論也更多樣化。

阿美莉卡商務單位。

商務單位、財政單位的重要人員和觀海的幕僚團隊匯聚在一間半封閉會議室,長條會議桌兩旁坐滿了人,一個中年女人正推著拖車發放厚厚的檔案資料。

會議室最裡側的一個有點頭禿的中年男人適時開口。

“我希望各位認真閱覽這些資料。”

“我們需要審慎判斷目前錯綜複雜的局勢,稜鏡讓我們措手不及,有很多人利用了這個機會,其中……博浪似乎是重點,它背靠中國!”

他頭低著,目光透過眼鏡上方望向會議室眾人,情緒被深深的抬頭紋藏起。

與會眾人沒有說話。

紙張翻動的聲音不時響起。

被分發到每個人手上的資料都已分門別類,不少人把資料攤開來,形成了三個大部分。

第一部分標題是稜鏡當前影響。

第二部分標題只有一個英文單詞:BoLang。

第三部分標題仍然只有一個英文單詞:WenLiang。

令在座眾人意外的是,第二三部分的資料厚度非常可觀。

有人先翻開了第二部分資料,是博浪編年史。

“2011年3月份,博浪前身華美立明在華羊城註冊成立,創立成員溫良、陳嘉欣、李澤……”

“2011年9月,華美立明上線了一個社交網站平臺……”

“2011年10月中旬,華美立明疑似遭遇散夥危機……”

“2011年10月下旬,華美立明更名為博浪,20號,博浪推出了社交媒體平臺小橙書,透過有償校園分享獲取了首批使用者……”

“……”

“2012年1月份,新浪微博向博浪小橙書發起競爭,博浪隨即透過捐贈部分股份拉攏靠山……”

“……”

“2012年11月份,博浪成為了‘新微博’最大股東,至微博在納斯達克上市後,股份逐步稀釋至7.5%,位居前十股東末尾。”

“2012年1月份,博浪創始團隊成員張鬱林、秦正分別進入華南理工大學某實驗室,隨即無動靜……2012年6月份,華工忽然低調成立IC設計實驗室……”

“……”

“2012年6月份,博浪創始團隊成員李澤頻頻出差,與……”

“2012年12月15日,博浪終端釋出了一款智慧手機‘星海1’,正式進軍手機市場,隨即博浪展現出令人驚訝的相關技術積累與儲備……”

“2013年……”

“……”

編年史很詳細,事無鉅細的記錄著匯總資料方能調查到的所有博浪發展歷程。

每一段記錄都附錄了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