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各方反應(上)(第2/3頁)
章節報錯
連基礎的零部件水平都差一截,更別說去追體驗感那種燒錢的玩意了。
他更清楚,如果菊廠的手機業務繼續這樣發展,可以安心當旁觀者,迴歸主營的通訊業務得了。
同時,餘大東也沒忘記,是自己拒絕了博浪丟擲來的IC設計聯盟橄欖枝,於此,其它國產品牌不太需要擔心晶片問題,因為要麼可以選高通、英偉達,要麼選神龍M系列外賣版。
因為餘大東清楚內部一貫實事求是,沒他在網上那麼吹。
事實上,依照原有軌跡發展,K3V2的迭代版本直到17年釋出的麒麟970才算初步打出口碑。
也是直到970,麒麟才加入NPU(神經網路單元這個東西。
蘋果也是同年才推出帶有神經網路引擎的A11晶片。
總的來說,業界在這方面的進度都比較慢,大家對市場的認知都差不多,彷彿都在有默契的擠著牙膏。
實際上蘋果有能力稍微提前一點,菊廠是沒那個能力,970的NPU是寒武紀的IP,而且後來菊廠吃幹抹淨後一腳就踹了寒武紀。
可惜,現在多了博浪這麼個不按常理出牌的瘋批,現在就開始了對人工智慧領域的投入。
而且業界大拿對M2有認知。
如果不是研發成果有部分可複用,M2百億研發經費一點沒毛病,實際上也是高達89億,按照千萬臺算,平均每臺要平攤890元的前期研發成本。
要知道算星海2Pro的每千萬臺綜合成本2600左右,是以5000萬臺總量為單位核算的。
因為已經生產了5000萬片M2。
這也是為什麼說單算移動方的2000萬臺訂單的利潤率會低,因為移動方拿走的星海2/2Pro訂單數量才800萬臺,均攤的成本更高額。
所以,與會的幾個技術崗也沒說錯,這種超高額前期投入,一般公司真的燒不起。
也就蘋果和博浪這個瘋批了。
這麼說吧,單算晶片和螢幕的前期研發投入就差不多有145億,如果只能銷售千萬臺,平均每臺這兩項要分攤1450元的成本。
物料成本起碼也是要平攤1500元起,再算上流程成本、組裝成本、運營費用、稅務、增值稅這些,必然是賠本賺吆喝的買賣。
千萬臺都要賠本哦~
而現在菊廠的P6最高目標只是千萬臺。
而現在米2/2S/2A三機型合計銷售總量只有900萬出頭。
以雷老闆的價效比玩法,根本沒法搞,光一個晶片的研發成本就踏馬要覆蓋售價了。
所以其實有時候不是雷老闆這種理工男不想玩核心技術,而是沒那個資本。
單代機型的銷量擺在那裡,一旦進軍核心技術研發,投入那得是一代跟著一代,需要很強大的底蘊和市場信心。
這也是後世雷老闆嘗試了一代澎湃S1之後遲遲沒法搞定S2後,再也沒有下文的原因之一。
而博浪玩得起的原因其實還是因為有溫良,他對市場發展有逼數,敢為。
…………
拋開菊廠在手機業務上忽然陷入僵局不談,其它廠商也很激動。
具體到手機聯盟群聊裡面,則基本屬於當吃瓜群眾看戲了。
“博浪這次是殺瘋了啊。”
“唉臥槽,完整版神龍M1加上博浪終端的整合能力搞個星海1青春版,起售價還這麼低,不讓人活了啊!”
“星海1青春版倒不是我們需要去擔心的事情,只是想如果那個M2晶片再外賣的話,真要沒飯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