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團結與博浪發起原創科技基金(求月票)(第2/5頁)
章節報錯
一般的認為他所代表的的群體至少讓國內走了10年西經彎路。
至於這樣一個名聲愈發不顯的人為什麼有這麼大的能量,那就不得不提一下溫良今天上午才見過的行政老李了,嗯……行政老李是他的高徒……之一。
這其實也是溫良頭次不上來就喊爺爺的原因之一。
因為他實在摸不準行政老李的立場次要傾向,假設也是偏西經……
至於後面那個漲價去庫存,甚至最終成為引發全球大摩擦誘因的‘妙招’,是另個神人提出,今年(13年初剛出版過《兩次全球大危機的比較研究》一書,當下在發改當副手。
眼下,隨著博浪依照國內路線發展愈發壯大,一步一步分配生產資料給到博浪全體員工手上,這些人恨不得跳起來打溫良一巴掌。
因為博浪目前階段的體量和創造出來的集體競爭力,已經算是狠狠打了這些人一巴掌。
讓他們的理論變得一文不值。
所以,溫良其實心裡很討厭現狀,因為他的理想和他的作為和博浪的經營現狀,明明是符合國情的,結果讓他被捲入了最兇狠最殘忍的理念之爭裡面。
溫良根本不知道自己現在到底在無形中得罪了多少垃圾貨色,影響了多少東西的利益,讓多少狗東西的頭銜變得一文不名。
與他觀念相悖的人在一定層面之上,可以說是無窮盡。
這也是之前溫良不得不擺爛兩個月,在全國到處飄的主要緣故。
要不是有稜鏡這樣天大的機會,溫良都不會上京。
因為如果只是空口白牙,他真就狗幾把不是了。
120萬個工作崗位,2000萬個間接工作崗位,以及擠進科技行業國際前沿水準行列等等一些,才有溫良今天‘大放厥詞’的機會。
…………
寒暄了一會兒之後,溫良開門見山的提到了包括理念之爭方面的種種事情,末了說道:“……還望護濘總指點愚鈍的我。”
“溫總太謙虛了,互相探討,互相探討。”護濘總微笑著說,“你的作為令我欽佩,有些方面我其實沒有你瞭解的透徹。”
“現在不比過去,網際網路帶來了資訊的極度暢通,儘管還有遮遮掩掩,但人們眼界是開闊了的,指望施行古代那一套恩科籠絡讀書人牢籠治世、安穩天下的策略,自然行不通,也不能只是單獨安撫體系內底層,對於世襲罔替現象也是需要考慮的。”
溫良深表認同:“對,有人說現代社會普通人眼界開了是很糟糕的事情,因為從此知道自己在當中沒有位置……可,這些方面不正是上層應該去想辦法解決?指望所有人眼界開了都不敢再有野心?”
老苗頭從旁貌似隨意的插了句:“那是在做夢。”
護濘總餘光輕瞄了眼老苗頭,心中略有嘀咕,他知道自己小看了護著溫良的群體力量。
溫良繼續往下說:“時代的發展,以及一些企業正蠢蠢欲動瞄準所謂的網際網路金融,給P2P換殼所帶來的種種惡果,會讓人們越來越覺得獲取到的薪資待遇對不起自己的勞動付出,從而認為工作會毀掉自己,我想,到時候會出現諸如靈活就業人數年年增長,摩擦性失業人群高企等錯綜複雜的社會現象。
當然,一定會有人註定是綠葉,註定是背景板,註定只是統計數字,可這也不是不作為的理由。”
護濘總放下茶杯,接過話頭:“的確,像博浪集團、以及博浪工廠這樣的勞動力密集企業發展榜樣應該更多一些,降低成本只透過壓榨剝削來實現本就沒道理,享受了時代福利的企業應該提供更多工作崗位來提
高社會回報。”
溫良再次深表認同:“對,所有美化全年無休、996等的都在有意或無意忽略一個現象,一個人做不完的工作可以用兩個人三個人來完成!剝削剩餘價值可不是我國應當有的社會氛圍吧。”
護濘總輕輕頷首,語調和緩的說:“這些具體層面溫總要比我清楚得多,降低成本換取競爭優勢是逼不得已的選擇,不過這不意味著無底線,總是要想辦法提高產品本身的競爭力,而非滿足低端。”
溫良嘆了口氣:“有些理論我很討厭,如先帶後,往往這種理論會伴隨著一種態度,輔以不惜一切代價,而這種時候,廣大民眾就是代價,而結構性的問題不是有短期所謂刺激投資拉出增長就會消弭的。”
護濘總臉上揚起了點笑容,做了個補充:“這種時候你我又何嘗不是代價。”
略頓,護濘總還是給出了一個明確的態度:“實話說,溫總能來我這裡與我探討這些,我有點受寵若驚,有時候站太高了只有滿目雲彩啊。”
“期待有機會能去博浪工廠參觀。”
溫良喜上眉梢:“歡迎之至,到時一定掃塌相迎。”
“……”
…………
這次夜間拜訪,溫良的收穫遠超預期,他原本都沒想過可以談這麼深入。
一應‘擔憂’、‘隱憂’全部甩了出來。
諸如目前經濟發展的整體結構性問題,不可能是靠短期投資刺激拉出增長就可以被解決掉的,必須是要找到長期增長動力,就只能回到解決結構性問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