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一點小安排(第1/3頁)
章節報錯
說是說要接著擺爛,溫良還是專程發起了個遠端多媒體電話小會。
上次與公司產生交集還是在月初的5號。
算算時間,過去了半個多月。
中間溫良沒去打擾公司全員的負重前行,公司人員也沒來打擾溫總的歲月靜好。
所以……
遠端多媒體會議連線剛剛建立,溫良這邊的影像剛出現,澤總直接開了嘲諷:“呦,這不是我們溫總嗎?終於想起自己還有家公司了,不容易不容易,小王小王快去買掛鞭炮。”
陳嘉欣不緊不慢的表示附和:“一眨眼,都快要認不出溫總了。”
“雖然我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錯覺啊,怎麼感覺溫總黑了點,暑假過得真好。”唐普有意吊著眼睛看人,慢條斯理的說著。
汪婉瑜也是抱著膀子,透過姿態來表達自己的不滿。
這次與會的就他們四個。
所以氣氛相對寬鬆點。
究其根本,還是溫總太‘過分’。
之前那一個多月在全國飄也沒有這樣超過半個月沒電話、沒郵件,所有公務一概不處理。
不知道的還以為溫總修仙閉關去了。
耐心等幾人開完嘲諷,溫良大喇喇的一揮手:“你們吶,不懂我的良苦用心一點,我這是充分給你們挑大樑的機會,充分鍛鍊你們的綜合決策能力、全域性協調能力……那詞怎麼說來著,去中心化,對!去中心化。”
“博浪是我的,也是你們的,更是大家的,要離開誰都能運轉,過去了的也好,將來也好,時常需要考慮離線運轉可能。”
“這個月你們不是幹得非常不錯了嘛,任何事務都自行處理了,沒有一定需要聯絡我再確認的,發展狀態低調有序,於無聲處聽驚雷,展現出了博浪這個大集體的優秀戰鬥力……”
如果不是幾人臉色越來越不對的話,溫良還能再說五分鐘。
沒辦法,溫良只好做了個手勢:“澤總,你講兩句。”
“溫總有跟我提前說好會有幾天時間不干涉公司運轉。”李澤差不多是捏著鼻子說道,“只不過這個幾天有點長。”
於是溫良切了話題:“行,那已經過去的事就不浪費時間囉嗦了。”
接著清了清嗓子:“有幾個小事情跟你們商量。”
“一個是8月中旬之前,我應該不會回公司,一應事務還是你們來處理,碰到要緊事再說,趁這段時間我出門走一走,主要目的地是設立了重點小組工作室以及分公司、子公司的城市。”
聽溫良說完,李澤眉頭微皺:“今年這個從上而下的視察調研頻次是不是有點高了?”
“不高,甚至有點太低了。”溫良認真道,“員工規模超過了十萬,往大說,這是牽扯到三十萬個家庭的事情,退一萬步講,我們都沒有管理超大規模員工的經驗。”
“辛總、楊總她們原來雖然就職大公司有經驗,但那些大公司都沒法與博浪現在的規模相比較,她們的經驗也不全適用,需要一步步調整……”
“博浪是一家與眾不同的企業,也已成為很多利益與矛盾的關鍵交集點,所以基層問題會越來越重要,你們可以把博浪看作是一個小型城市,這樣就能理解基層問題的要害。”
“除了我自己到處走一走,立助也會帶隊下沉基層,重點是工廠那邊。”
的確,按照博浪集團目前全職員工年齡分佈來算,絕大多數人都是自己一個家、父母、物件父母一個家,確實是影響三個家庭。
尤其是博浪工廠的工人。
因為限定35歲以上的招聘標準,以及地理位置因素,大多還是家裡頂樑柱。
他們有中國人最樸素的忍耐度、易滿足度等,但也有如山重如海深的家庭責任要顧慮,每個細微的問題都有可能演變成嚴重事件。
這也不是危言聳聽,參考富士康時不時會曝出來的跳樓之類事件。
明知會有這種可能性的悲劇事件發生,工廠這個月才算部分正式走向正軌,可調整性可干涉度高,還無動於衷,那真不是溫良的作風。
人命大過天在溫良看來不該是一句口號。
是有必要落實到位的管理要求。
事實上,溫良從最初規劃成立工廠之時,就有讓博浪集團的戰略部認真考慮過這些方面,他最終也做出了最簡單的一刀切式決策:只招聘35週歲以上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