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碉堡了!!”

看著現場的動靜,雷軍知道什麼都不用說了。

現場和網路觀眾都沉浸在這種驚喜中,沒有人會留意此時大熒幕上展示文稿上那個SoC渲染圖中右下角有一行非常微小的字母。

ByXingHe

來自星河。

博浪拉上小高粱、中興、菊廠等公司一同上船的那家馬甲公司的名字採用了非常簡約的方式:

星河晶片。

毋庸置疑,這家馬甲公司的目標是進一步從底層推廣星河指令集的生態。

接下來雷軍又簡單介紹了最新版的MIUIV5。

主要介紹的是一些小特性。

在專業人員的渲染下,每一點都會顯得很有意思。

然而實際上這個MIUIV5版本很特別。

它是博浪終端與小高粱的合作產物,也是博浪終端趁透過馬甲公司‘星河晶片’給紅米供應SoC介入協助調教時干涉最多的部分。

博浪終端拿出了一個MIUIV5底層使用的Android4.2核心補丁。

沒辦法,經過深度研究,工程師們發現作業系統層面對新指令集系統的適配還真不只是將完整原始碼透過Scode重新編譯生成就能行得通,必須對核心層進行再一次的修訂,才可以支援。

因為無論是安卓還是安卓父系統Linux的核心都開源,而張鬱林領導的作業系統研發小組對這幾個系統核心都十分了解,所以很輕鬆的拿出了補丁包。

最初其實從商業層面考慮過與小高粱合作,在紅米系列上使用基於星辰核心的MIUI,但技術和商業上有雙重製約,於是才選用了現在的方案。

技術上的制約在於博浪不可能開源‘World’這個圖形介面,甚至核心層以外的核心服務層、媒體層等也不能開源。

而MIUI是基於完整的安卓二次開發,相較而言難度不高,如果轉向星辰核心,工程量太大了。

商業上的制約也發生在這裡,小高梁不可能去額外支出這麼大的新成本。

所以最終就只能是這樣妥協的方案,給完整的安卓核心加個補丁……反正博浪圖謀的也是底層生態。

基於指令集系統的生態構建完成,隨著影響力的加大,像Linux那樣略微有中立傾向的系統是會主動相容星河的,說不好Windows也會這麼做。

而且其它系統不相容也無所謂,正好留出空間給星辰系統全線發展。

這裡面有點意思的是,因為小高粱的主要開發方向緣故,他們的工程師對這個補丁還只能做到一知半解。

星辰核心開源已經過去了兩個月,無論國內還是海外,都沒有任何一家大公司表態展開研發,菊廠等廠商也沒有,反倒是一些個人玩家或者工作室玩家基於星辰核心做了一些開發。

這也是商業問題。

不碰到極端情況,國內幾乎沒有任何公司、機構、單位會考慮真正意義上的重新打造一套新系統。

哪怕碰到極端情況,最後也只是輿論上的打造,持續了三四年也沒真正意義上搞出東西。

因為那時候的生態太成熟了!

因為那時候的手機系統體量太大了!

早已不是現在這種混沌初開的時機了。

也沒有應用垂直優勢,又沒有瘋狂的投入……哪有可能性。

說實話,博浪這樣的瘋批投入行為,全世界都找不出第二家,因為一個簡單的道理:全球合作與在商言商。

不說從開發星辰系統到最後正式使用那高達十多億的總投入,單說星辰系統1.0釋出至今的後續投入,也是個恐怖數字。

據博浪財經部門的不完全統計,後續累計總投入已經超過了40億,平均每個月接近7億的投入,已經是超大公司才能考慮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