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裡配備的食堂面積不算多大,外部裝潢一般般,沒太出彩的地方。

內部裝潢倒是還可以,至少可視範圍內都相當乾淨整潔。

食堂總共也只佔了兩層面積。

一樓是開放式就餐區,二樓一般人不會去湊熱鬧,半開放式、半單間。

是俗稱的領導餐廳。

溫良一行被唐老闆他們引領來到了二樓,接待安排自然是到位的,進單間包廂的人不會太多,也不會太少。

一張配備15張椅子的圓桌,安排了12人。

博浪方面是溫良、立夏和田、趙一共四人,江夏這邊有點特別,阮總特地趕了過來,一共有8人。

飯桌上免不了一些寒暄。

也提到了星空半導體的發展。

這次融資是一定能成型的,頂多是資金份額可能還會有磋商。

阮總隨意的說了句:“才知道星空半導體的建設進度很快,貴司的關注力度很高嘛,看來不久的將來就可以帶動光谷一片區的發展。”

“這一切都有賴江夏的大力支援,我們一定盡力。”溫良附和的說著。

“……”

又說了幾句,唐老闆也插入了話題,有意說道:“溫總對積體電路的發展還挺重視的,不知道我們江夏有沒有那個條件承載一個芯都。”

“當然,我們也沒想要跟申城比,但國內積體電路第二城市的名頭有沒有希望?”

對身為分管經濟的唐老闆會有這樣的想法,溫良一點都不意外,臉上揚著笑容給出了答覆:“我相信在江夏有這個條件和這個實力。”

語氣很篤定。

“那讓我們拭目以待。”唐老闆見好就收,笑眯眯的舉起了酒杯。

事實上,早在星空半導體落戶江夏之時,唐老闆就對一些事情有所瞭解……身為行政體系的一把,他甚至連暗示都不需要,便會有人主動去收集整理資料。

其中就包括江上舟博士早在1998年公開的一份雄心壯志。

江博士是個很厲害的人。

有點巧的是,他的博士學位是在ETH(蘇黎世理工修習的,那是87年。

這個學校其實蠻知名的,一般會認為是愛因斯坦的母校等等。

當年江博士學成立即歸國,沒在瑞士停留,然而當時國內的狀況讓他所學專業暫無用武之地,無奈下選擇了入仕。

很遺憾,他的才能被賞識,在仕途多年。

然而即便如此,他依舊被認為是申城晶片產業奠基人等等,曾任中芯國際董事長。

更不幸的是,他在11年去世了。

拋開這些不談,江博士透過過追蹤灣灣工業結構調整與產業升級軌跡,確信在半導體生產、管理、營銷領域,華人能力位居世界第一位,在半導體設計領域,華人才幹位列世界第二。

隨後,他畫出了一份藍圖。

98年底,在浦東規劃面積22平方公里3倍於新竹工業園區的張江微電子開發區;吸引全球優秀企業家和科技人才、市場營銷人才、工廠管理人才,發展積體電路供給能力,突破半導體生產和試驗關鍵裝置瓶頸。

01~05期間申城引資100億美元建設10條技術水平等於或高於華虹NEC909工程的8英寸~12英寸積體電路生產線。

10年申城建成世界級積體電路生產基地,將會擁有世界20條主流技術(12寸積體電路生產線和30條一般技術(8寸積體電路生產線。

15~20年,引資千億美元,申城積體電路生產線技術等級和生產規模將可能超越灣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