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erage

Interest

by

Different

Working

Ages)

H:企業提供給個別職工的福利或住房(Social

Welfare

or

Worker’s

House

Distributed

by

Enterprise)

P:職務權重(

Weighting

of

Position)

而對這個公式,作者給出了進一步解釋,他認為即使參照上述公式劃分了股份,也只是一種表面化的“騙局”。

因為迫使勞動者資本份額成為民間資本再積累的基礎,大幅度促進勞動替代資本投入,以高積累率加快經濟發展才是第二步要實現的目標。

其中的原則是:不透過自己的勞動創造再積累的人,其份額和股份永不兌現。

又給出了一些參考做法。

摘要如:由相應部門合組一個權威性辦公室,為再分配確定勞動者資本份額做登記。

在原企業中工作的職工可依據經過登記的勞動者資本份額作股,並享受股息紅利……等等。

並表示以上公式和操作步驟尚待更多的實證檢驗。

自然,博浪不可能全盤照搬,也不可能期待能直接一步到位成型。

對一家公司來說,如何分配利益可能還算容易,如何分配生產資料,讓工人站起來當家做主,需要考慮的問題那就很複雜了。

簡單來說就是:在授予員工股份的同時,如何避免懶漢叢生,避免前人吃幹抹淨後人累死累活分錢沒有,避免患寡又患不均。

孔子說不患寡而患不均,一般的解釋都是不憂慮人民寡少,只擔心財富不能平均。

實際如何不討論。

放到現實生活中,大眾理解的一般是不擔心分配的多寡,而擔心不平均。

從這樣的理解方式來說,就是避免員工又擔心分配的多少,又擔心分配的不平均。

然而實際上博浪會去解決的一直是最簡單的四個字:按勞分配。

所以要避免陷入一些泥沼。

因為有句話叫,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而且按勞分配其實會與人性本私形成較為強烈明顯的衝突,好在……博浪本質上只是一傢俬營企業,有關鍵權掌控。

以及,溫良的年紀過於年輕,按照同等考量,他能熬死目前博浪所有在職全職員工,不是他吹,在座沒一個比他年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