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比叫王三日。

他是真會挑選女演員,網友集體認證的那種。

也是個有商業片監製、執導能力的叼毛。

別的不說,號稱是曹公公這一退武俠劇倒退三十年的天下第一,是這個胖子監製的。

很多90後兒時記憶陰影,全劇死到只剩下劇名的小魚兒與花無缺是這個胖子執導的。

讓王三日全都掛名,主要是避免專案走偏,免得不僅要賠錢,還要賠BTI的名聲。

為此,溫良甚至特地去見了下這個胖子。

王三日這胖子從香港電影巔峰時期走出來的人,很會混場面,不怎麼在意自己的個人聲名,相對更在意利益。

所以,當他看到溫良親自出面,就知道自己應該幹嘛了。

他太清楚自己連香港那些社團都惹不起,更別說溫良這種年輕得過分,資源卻豐富到超過他想象極限的超級大老闆了。

“溫總放心,我王胖子不會讓你失望的。”

王三日拍著他的肥肉再三保證。

至此,BTI出海計劃初期最重要的各部分,全都落實到位。

訊息傳出後,自然引發了沙雕網友們的海量討論。

“博浪還是那個熟悉的味道,作風就是這麼直接,要麼不出手,要麼就是搞精品,每部電視劇用1億美元的製作成本啊!真踏馬闊氣!”

“就是不知道是花在演員身上還是製作上面了。”

“是用於出海的影視作品,名氣是最不需要的元素,考慮的只有演技水平,而這個恰恰是有市場衡量價值的。”

“有道理啊,不過我想知道各位如何看待所有真人出演專案中全有王三日?”

“他在商業片上的能力很叼,你可以搜一下,對於BTI來講,他是最合適掛名的人,比老謀子他們反而更靠譜。”

“我也支援王胖子,他挑女演員的眼光沒得說,至少可以養眼啊。”

“反正從商業角度來說,這個比總能找到賣點,有個託底的能力。”

“BTI不是要內容輸出嗎?”

“不矛盾,有賣點的東西才可能有人觀看,那樣內容才是有效的。”

“……”

海外網路上也有一些聲音,在BTI的操作下,聲勢也搞得很浩大。

算是特地渲染了一些情緒。

多多少少給臉書點藉口。

現在具體到臉書這個事情上,雙方比的就是臉書高層的耐心,和孫寶銀專案組的效率。

在臉書高層鐵了心扛著股票市場的大額虧損也要跟博浪幹一架之前,能推出Scode,那就是博浪贏了。

如果在之後,那算博浪輸了,之後要想再拿捏一把臉書,很難。

大概只有埋頭苦幹把星海系列做得更出彩,然後倒逼應用生態去相容了。0m

主要是吧……

商業競爭這種東西,不好隨便退縮。

具體到與臉書的較量。

如果博浪在這種關鍵節點退縮了,不僅僅將花了很大價錢才搞定的主動權讓渡了出去,還會失去更多的籌碼。

海外市場很難混,涉及到的因素太多,其中永遠免不了的是各地區政治因素。

所以,博浪也是隻能維持這種挑釁姿態。

怎麼說呢,算是以鬥爭求合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