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讓不在,溫良跟蘇儉之間明顯缺少了潤滑劑。

甚至連歡樂係數都少了許多。

午飯後,溫良跟蘇儉走在花城廣場的步行木棧道上,直接就準備回酒店了。

路上,蘇儉忽然提了句:“你好像對自然科學有非常大的發展熱情?”

她不僅留意到了網上相關觀點,也有留意到了溫良的關注焦點。

聞言,溫良露出笑容,沒有馬上回答。

他很清楚隨著公司發展規劃一步步落實,博浪對可以稱得上‘天才’的人才會有多大量的需求。

而且所需人才的方向相對冷門。。

物理學、數學都還好。

將來會需要大量四大天坑生化環材的人才。

而且最好是交叉人才。

比如化學與材料,生物與能源。

他當然希望社會上相關聲音更多一點,畢竟光是一個本科就得學習4年。

好歹溫良是個善於走一步看幾步的人,這時候切入一點都不早。

不過也不晚。

先看十年嘛。

來得及。

看著溫良,蘇儉邊走邊說:“之前聽你們提過,外界對博浪核心價值的理解差了很多,也聽你提過願景這個詞,有點好奇,除了網際網路,你對博浪還有哪些規劃?”

她對溫良事業上的詳細瞭解截止於2011年11月中旬。

之後她對溫良在事業上的瞭解基本跟網友沒區別。

無非是偶爾碰到了會聊兩句。

難得蘇儉正兒八經關心自己的事業,溫良也沒隨口應付,整理了下才回答:“這麼說吧,我對博浪第一階段的期待是要能將矽谷吊起來打。”

蘇儉一下頓住腳步,懷疑自己聽錯了:“第一階段?”

‘矽谷’這個名詞在全世界範圍內的辨識度非常高。

蘇儉當然知道。

她書讀得多,清楚矽谷被譽為電子工業和計算機業的王國,是世界高新技術創新和發展的開創者和中心!

甚至清楚矽谷附近有包括斯坦福、加大伯克利等大學。

更知道矽谷那些知名公司,比如:谷歌、臉書、蘋果、英特爾、英偉達等等。

這意味著溫良剛才那輕飄飄的一句話,需要博浪能超越目前世界上科技行業排名最前列的那一小撮公司的全部商業成果。

可溫良卻說這只是第一階段。

見狀,溫良笑了起來,語氣平和的說:“時代和大環境都足夠好,國人都希望有這樣的國內公司出現,因勢利導,盡人事聽天命吧。”

蘇儉飛快追問:“那第二階段呢?”

她更好奇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