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新的時間表(第1/4頁)
章節報錯
雖然溫良對待人才的態度還不能稱之為禮賢下士,但總歸不會令人失望。
雙方的初步交流很順暢。
溫良對林童的加入表示了期待。
林童對加入博浪也表示了期待。
皆大歡喜。
其實,溫良只知道林童在加州伯克利求學期間的大致研究方向,具體林童加入以後要負責什麼研究專案,他沒太關注。
兩方面的因素。
一是博浪實驗室涵蓋的技術方向非常豐富,有理工科的很大一部分方向,甚至還包括文史哲方向也有涉獵。
二是秦正難得正式向公司舉薦人才,林童是博士,這個水準線,博浪實驗室總有滿足他研究方向的崗位。
當然,身為博浪實驗室的直接負責人,以林童的學歷水平,溫良總歸是需要按流程問兩句。
敲定了基礎意向後,溫良熱情的說:“林博士,我代表博浪實驗室歡迎你的加入。”
林童笑著應和。
溫良轉而開門見山:“不好意思,今天我們的流程有點錯位,現在得談點俗的東西,不知道林博士期望的年薪是多少?”
“是否需要單獨的小組工作室,期待工作地點在哪裡?”
“意向的研究方向是哪個方面?”
很直接了當的來了個三連問。
一旁的秦正,包括林童本人也是才反應過來,加入一家企業的基本流程都沒談。
林童略有撓頭的笑了笑:“不好意思。”
然後一一回答了溫良提出的問題:“我希望與秦正一同工作,負責手機處理soc中圖形處理器(gpu的自主研發工作,這也是秦正邀請我加入博浪的目標。”
“我博士畢業不到一年,相應經歷的人在矽谷平均年薪是7.5萬美元,期待能有40萬人民幣的年薪。”
林童雖然是博士,但可以說毫無工作經驗。
比楊興山、戴禮二人在矽谷市場能拿到的薪資要低差不多5萬美元一年。
倒是他學歷比楊、戴二人高,那倆是碩士。
當然啦,林童並不是加入博浪公司的第一個博士,倒確實是第一個有海外留學經歷的博士。
事實上,博浪的高素質研究人才不少,而且如果以參與博浪研究專案來算,截至目前已有超過1000個博士參與。
還有39個兩院院士。
博浪以博浪終端的名義首批投出16億研究預算資金,還是很給力的——多出來的1億預算資金是轉為張興強博士的euv光刻光源專案分配的。
不過,林童提出的期望薪資水平遠超國內博士畢業生平均薪資水平,大概翻了有一倍,甚至也超過了阿美莉卡博士畢業生的平均薪資水平。
儘管按照林童能拿到的矽谷市場薪資,他為了加入博浪,為了匹配國內大環境,已經自降了身價。
溫良的關注點卻放在了林童提到的研究方向上,他看看秦正,又看看林童:“博士你的意向是自主研發手機gpu?”
“對。”林童認真點頭,“我在這方面又比較多的研究積累,參與過nvidia相關聯合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