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那麼,現在我來安排(第2/3頁)
章節報錯
除了窗外偶爾傳來的車鳴人沸,再無別的聲響。
“……”
現在的‘華美立明’就跟過家家一樣。
但又跟過家家有點不同。
當初為了辦理經營性網站所必須的ICP證搞了一系列很複雜的操作。
原先最開始註冊時,華美立明的註冊資本是10萬元,總股本50000股。
每股2元,每人6250股,都是佔總股比的12.5%。
後來,為了符合ICP證的基礎要求,便將註冊資本增至了100萬,其中有90萬透過墊資這種形式進行,墊資人是溫良的小姨。
這也是跟汪婉華通話時,溫良為什麼會下意識冒出在小姨眼裡他‘無度索取’標準的懷疑。
因為,以防抽逃註冊資本被關注從而觸犯法律法規,小姨那90萬至今仍留在公司賬戶沒抽走,這情況只有溫良清楚,小姨也僅為了確保溫良無法掌控局面,簽訂過一系列協議……
過家家的一方面是,公司是‘創始人絕對平等模式’,沒有什麼同股不同權,也沒有A、B股,所以誰也做不了主。
這方案是當時大家一起商量出來的,完全出於公平。
只不過因為溫良是主導人、發起人、組織人,所以才擔任總經理。
溫良想要搶救公司,或者說眼前這個團隊,有幾方面的原因:
1、鬧得最兇的李澤也只是表面反派,哪怕前世後來知道公司賬戶上躺著90萬也沒動過攛掇溫良冒險的念頭。
2、每個人都不差,哪怕是應用數學專業的溫良跟陳嘉欣也在計算機程式設計方面很有水準,更別說是資訊工程、軟體工程等專業的其他人。
3、從溫良現在的角度來看,公司有一定搶救價值;再不濟,這幫人的才華也有價值;再再不濟,那個好不容易才搞定的ICP證也相當有價值——
ICP證的辦理條件很麻煩,100萬註冊資本是起步,還要有3個員工連續3個月社保繳納證明等等等;再有就是流程一般需要六十天,這還是運氣好,反正溫良記得這玩意花了三個多月才下來。
4、溫良是重生人士,他的心胸、眼界、格局早已與當年此時此刻不同;
他也不會好高騖遠,從腳下開始搞定眼前的事情才最正經;
儘管後來團隊裡面有幾人各奔東西,聯絡不那麼頻繁,但互相之間的感情還是很過硬的。
再說,就算當年散夥後生了仇,溫良也不至於現在還惦記那點衝突,更不可能現在來弄出仇人收場的局面。
經歷過一段人生,溫良對人生的長度再明白不過,大多數眼下覺得天大地大的事情放在整段人生中都會輕易煙消雲散、不足掛齒。
…………
將兩個方案甩出來的溫良腦子沒閒著,無論怎樣,今天內部都會安定,剩下的只會是外部問題。
如何搶救已經撲街的網站,溫良也很快有了主意——他只需要從後世那些常見App、網站中找相似之處然後借鑑其長處就好。
找到‘正確答案’後,溫良正想繼續往前規劃,一聲咳嗽打斷了他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