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號,農曆2011年臘月二十九,除夕。

位於中心城區的心語花園幾乎聽不到早上迎接除夕的鞭炮聲。

不過仍能感受到一些年味。

溫良一早起來,就看到了汪婉華按照在江夏城裡過年的習慣,在客廳電視櫃旁燃香祈福。

記憶中小時候舉家搬入城裡,逢年過節的流程便一貫如此簡單了。

站在客廳,也能聞到一些其它樓層房間裡傳出的香火氣。

大抵這就是在城裡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後逐漸形成的新習俗。

溫良並未在其它城市久待,倒是不知道會不會一樣。

汪婉華下廚的水平都能令她自己頭疼,是以除夕這種日子裡,一貫是溫瑞國下廚。

比溫良還早起床的李讓這會兒扯著溫良的衣角跟著到處晃,嘴巴塞得滿滿當當就是不嚼。

見溫良低頭看過來,李讓連忙用手戳了戳自己的兩邊臉蛋,笑嘻嘻的說:“哥哥,我這樣是不是跟那個小倉鼠一樣了?”

溫良故意搖頭:“不。”

隨後溫良莞爾一笑:“我們家讓讓比倉鼠可愛多了。”

李讓樂得被逗,嗷嗚嗷嗚的吃完了嘴裡的糖果。

一大早上,李讓那清脆的童聲從這邊傳到那邊,給除夕的早間平添了一份特別的生氣。

連向來嚴肅的溫瑞國同志臉上都笑意綿綿。

逢年過節,溫瑞國同志並不會板著臉,他只是工作中習慣了嚴肅。

這不,溫良剛擺好已經出鍋的8個菜,溫瑞國端著個大碗,吆喝一聲:“魚來囉,齊活~”

接著,溫瑞國解下圍裙樂呵呵入座:“先給讓讓倒杯牛奶。”

李讓笑嘻嘻的點著小腦袋。

隨後,溫瑞國端起小酒杯,看著三人:“來,碰個杯。”

老溫家並無飯桌上的種種講究,溫瑞國將整條做好的魚夾斷,分給每人一塊,嘴上笑呵呵的說:“吃口魚,年年有餘。”

汪婉華幫李讓整理魚肉。

李讓乖乖等著。

溫良只覺得把李讓小朋友留在羊城過年是個最恰當的決定。

他的記憶裡很多很多年沒有過這種生氣勃勃的過年光景了。

一頓豐盛的早餐過後,溫良給汪婉瑜撥了影片電話。

雙方都有wifi,視訊通話質量不錯,沒有斷斷續續,畫質也還不錯。

看著手機螢幕上的汪婉瑜,李讓比比劃劃說了起來:“媽媽媽媽,你們吃飯了嗎?”

“我吃了好多好多哦~肚子都要塞不下啦~”

“爸爸~”

“……”

5歲的李讓表述能力已經很清晰了,現如今都開始獨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