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2012年第一天,撒下兩顆種子(第2/2頁)
章節報錯
溫良先給自己續了杯水,又給兩人倒了杯,開門見山的說:“國辦的那份公報提到的內容裡,有沒有你們感興趣的技術產品方向?”
秦正十分耿直:“千頭萬緒,想法很多,找不到頭。”
張鬱林只是聳聳肩,表示自己也沒具體頭緒。
見狀,溫良直言不諱:“其實你們兩人在技術領域上的奇思妙想都不少,之前絕大多數時候都浪費在了寫程式碼這個事情上。”
“公報上資訊化支撐技術與基礎電子產業這兩個方面,是我給你們劃定的大圈子。”
秦正跟張鬱林聽得默默點頭。
溫良繼續說:“老張,你去研究研究底層資訊支撐技術,比如嵌入式作業系統¹之類的。”
“小秦,根據基礎電子產業研究研究消費電子方向的核心硬體……”
說到這裡,溫良解釋起來:“我仔細整理過資料,公報上的基礎電子產業其實都能算消費電子,都在說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移動智慧裝置的需求肯定會一年年爆發出來,比如小米幾個月前在京城釋出小米手機引發的現場轟動,就是一個明例。”
秦正再次點頭。
溫良看向兩人,直言不諱:“總之,國辦這份工業轉型規劃內屬於消費電子的範疇部分裡,你們具體喜歡什麼就去鑽研什麼,別的事情不用你們操心,只要有研究成果,我就能找到落地的商業市場,形成正反饋貢獻,支撐你們源源不斷的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方向走下去!”
張鬱林和秦正各自悄然鬆了口氣,紛紛點頭:“明白了。”
隨後,溫良起身走出辦公桌,站在兩人身後,拍著兩人的肩膀:“不要有壓力。”
“新業務的探索全然落到了你們頭上,確實不簡單,不過你們只需要記住一點,公司現階段的所有業務發展最終都會保障你們的探索工作順利進行。”
秦正:“!!!”
張鬱林:“!!!”
溫良微微一笑:“網際網路業務發展起來需要補課不是玩笑話,是真的需要這樣才能打造出核心競爭力。”
說著,溫良平靜而耐心的道:“從今天開始你們也不用常來公司,多待在學校吧,在企業內部搞研究,沒那個氛圍也沒那個創造力。”
“遍觀國內外,基礎研究層面的優秀成果大多都是在高校裡面誕生的,就不說那些久遠且名聲大噪的例子,說個比較近的,5月份……去年5月份新發布的全開源指令集RISCV,就是加大伯克利兩個教授啟動新專案時發現現有指令集很複雜,於是臨時組建的四人小組開展的一個3月暑期小專案中初步誕生,前後大概不到一年就正式推出了第一版。”
“我們學校在理工方面還是很有積累的,學校內的教授、同學、學長都還樂意搞研究。”
“以我們現在的學生身份和做出來的成績,能很容易的參與到一些研究團隊中去。”
“學校的教授、學長、同學甚至其他學校的教授、學生都會是你們的幫手,一開始不用著急去主導,慢慢來,畢竟你們背靠著博浪,有資金優勢,早晚能主導研究方向。”
秦正和張鬱林都明白溫良說得這麼細緻的原因,是指導他們如何入手。
小秦頂多是在人情世故上不懂變通,又不是傻子。
秦正率先重重點頭:“明白了,我會努力,不讓大家失望。”
“放心吧,我知道該怎麼做。”張鬱林神態很鬆快的樣子。
正如溫良所說,這不是壓力,而是真正激發他們激情的安排。
…………
總之,2012年的第一天,溫良如庖丁解牛般,將公司這一年的大方向規劃系統性、細緻化的安排了下去。
孫寶銀主要承擔博浪很長一段時間裡業務軟體開發的總牽頭工作。
其他人各有自己的具體事務。
最核心的安排是,溫良給張鬱林和秦正劃定了一個比較寬泛的方向,讓他們循著自己的奇思妙想,回學校去隨心所欲的鑽研。
雖然所謂的寬泛方向其實都有所指定。
比如張鬱林從底層開發出發去探索嵌入式作業系統。
比如秦正從底層開發出發探索消費電子領域的核心硬體研究工作。
公司的安排很簡單,他們倆要錢給錢,要人自己想辦法解決,解決不了再由公司出面幫著解決。
張鬱林和秦正也不傻,他們清楚公司的具體情況,不會一開始就喊著要多少多少研發經費,而是會帶著自己與團隊對未來的美好期待先努力。
¹:嵌入式作業系統,從概念上來講,一切不用於通用PC的作業系統,都是嵌入式系統,比如iOS/Android的模式就屬於嵌入式系統,書中的時間線上有這種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