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行,我這邊就回人日的記者,說是你同意了,後天早上9:00左右,就會去你的廠裡,肯定會對你進行採訪,也會看看廠裡的情況,包括對廠裡的一些員工進行採訪。”胡鳳說道。

她停頓了下,又道,“問的問題多是三個方面,一是工作相關,一是生活相關,再有則是精氣神,這方面你可以跟員工提個醒,有個準備。”

“這次的採訪主要是為了宣傳萬佳飲料廠,萬佳飲料廠在國外很受歡迎,上了國外的報紙,而且銷量也不錯,現在在勢頭上更是強過了飲料二廠,再加上整體的經濟是在放開的,對個體老闆和私營經濟也是秉持著歡迎和支援的態度,但還有不少的人,包括單位,在這方面充滿了疑慮,所以才會有這次的報道,是要拿萬佳飲料廠作為私營單位和個體老闆的典型去樹立榜樣,作為指路明燈,如果萬佳飲料廠的採訪非常好,那麼對你來說也是一件好事,對萬佳汽水而言,同樣也非常好,能鞏固這一階段的成果。”

胡鳳這一次比上一次說的更多,這也是在指點陸浩,提醒陸浩具體從哪一方面著手做好採訪的準備。

“多謝胡姐,你不提醒,我還真不明白這裡面的一些關鍵。”陸浩點點頭。

其實採訪的內容和方向,他很熟,胡鳳說的這些,他都懂。

前世,他也算是成功人士,有不少媒體記者對他進行過採訪,也對他的企業進行過採訪,甚至有外媒對他採訪。

時間上,前世採訪的時間靠後些,但總的流程和採訪的內容基本上都類似,說是採訪,其實是宣傳。

採訪的內容也是偏向被採訪的物件,是積極,正向的。

沒有哪個記者會在提出採訪後,卻又宣揚不好的,負面的新聞。

不過,採訪是為了宣揚,是積極,正向的,這都沒錯,但話怎麼說,內容怎麼談,都有訣竅,掌握了訣竅,能將宣傳效果最大化,沒掌握訣竅,雖然採訪是正向,積極的,但最後也有可能因為自己的一些話不符合大眾的價值觀和認同,會弄巧成拙。

“跟我不用這麼客氣,好了,我也不打擾你,這次採訪對你很重要,抓緊時間去準備吧。”胡鳳掛了電話。

陸浩拿起筆,也沒找白紙,就在跟前的報紙上寫了幾行字。

萬佳飲料廠:底蘊、文化、品牌形象。

自己:白手起家、又小到大、拼搏的精神。

領導層:身份變了,精神不變、用國營單位的技能幫助私營單位發展。

員工:感人小故事、溫馨、積極向上、充滿希望、生活變好。

“突出不同職位員工各自的特點,趁機樹立品牌形象,這次的確是難得的機會。”陸浩看著報紙上的幾行字,很滿意,“經過這次採訪後,飲料二廠的地位肯定會受到動搖,將來8大飲料廠中就沒有飲料二廠,而是萬佳飲料廠了。”

他放下筆,拿起電話,給門衛處打了過去,“將劉副總經理,蘇副總經理,還有黃明華都喊到我辦公室內,跟他們說,有個非常重要的臨時會議要開,讓他們馬上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