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達們,求推薦票,月票,打賞!

……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此起彼伏的恭賀聲,此刻在崇禎皇帝耳畔響起,王洽、李邦華、朱純臣等一眾大臣、勳戚、將校,一個個神情變得激動起來,眉宇間透著難掩的喜色。

自國朝得知建虜進犯一事,所得前線緊急軍務,不是告急,便是某某要隘告破,尤其是大安口、龍井關、喜峰口接連被攻破,更是導致朝野震動。

崇禎皇帝面露笑意,在眾人的注視下,對翻身下馬,欲向自己行禮的鄭忠,說道:“把報捷奏疏,拿來叫朕看看!”

“奴婢領旨!”

鄭忠當即拱手應道,隨後小心翼翼的,從懷中掏出那份報捷奏疏,雙手捧著,緩步走到崇禎皇帝跟前。

原本呈遞報捷奏疏之事,是想讓孫承宗派人送抵京城,但臨走之際,孫承宗卻親點鄭忠帶隊。

勇衛營於石門鎮一帶,迎戰來犯建虜,並取得這等驕人戰績,沒有勇衛營的人,此事說不過去。

王承恩警惕的看著鄭忠,說到底,鄭忠是先前依附魏忠賢的武閹營,哪怕隨軍出征,立下戰功,該有的警覺,還是要有的。

“好啊,朕果然沒看錯萃菴,沒看錯勇衛營啊!”

並沒注意到這些的崇禎皇帝,看完手裡的報捷奏疏,讚許道:“以三千正兵,於石門鎮外圍,誘敵迎戰來犯建虜。

諸卿,你們也都來看看,朕之勇衛,所立的赫赫戰功吧!”

言罷,崇禎皇帝將手裡的報捷奏疏,遞到了王洽他們跟前,王洽忙走上前,眉宇間透著激動,接過眼前的報捷奏疏,李邦華、朱純臣等人,則圍了上來。

自薩爾滸之戰算起,大明於遼東折損眾多精銳之師,這使得從天啟朝到當前的崇禎朝,就從沒出現過,全殲一部建虜兵馬的戰績。

曾幾何時,在遼東那邊的戰場上,駐守各處的明軍,從不敢跟建虜展開野戰,生怕被建虜全殲了。

誰能想象的到,往往一個牛錄的建虜兵馬,就敢主動追殺十倍,乃至更多的明軍,往死裡揍。

“鄭忠是吧?”

崇禎皇帝叉腰而立,看向保持作揖姿勢的鄭忠,說道:“起來吧,在朕面前,不必這般拘謹。

勇衛營鐵騎隊,周卿起的這個名字,很好!

在國朝危難之際,你們能繼續為國朝盡忠,過往的種種,就不必再記在心裡了,你不必親去神京了,即刻返回石門鎮。

傳朕口諭,言,朕之勇衛,所獲石門鎮大捷,朕已知曉,朕心甚慰,勇衛營出戰精銳,皆記功;於戰場斬殺建虜者,一律按軍功來記,隨軍待戰的精銳,亦記半功。

還有你鄭忠,竟斬殺建虜貝勒薩哈璘,再記一功,待此番打敗建虜,國朝之危解決,爾等所立之功,朕定不吝封賞。

另告訴周卿,建虜蒙此大敗,定不會善罷甘休,叫其小心行事。

若朕所言坑道戰,不可強打,可率部暫避鋒芒,尋找合適戰機,再襲擾建虜,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切記,切記!!”

“奴婢領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