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婢遵旨!”

王承恩忙拱手應道。

相比較於兵仗局調運火器一事,更叫王承恩上心的,是自家皇爺要出巡安化寺,這可是一等一的大事。

若是換做平常的話,天子想出紫禁城絕非件易事,畢竟牽扯到的規矩太多。

但眼下正值國朝動盪之際,連外朝那邊,都不敢輕易來勸諫天子,那出巡安化寺,在王承恩看來,就算外朝文官知曉也沒什麼,不過隨駕之士必須妥善安排好。

“天子要出巡安化寺,你們說韓元輔他們知曉,會作何反應?”周延儒看著左右皺眉的王洽、李邦華、徐光啟幾人,小聲說道。

“……”

然王洽、李邦華、徐光啟他們,並沒理會周延儒,這叫周延儒心裡有些不爽,一個個都裝什麼清高。

“周卿,徐卿,你們準備一下,隨朕出巡,去安化寺。”

崇禎皇帝拿起書寫好的文書,吹著上面未乾的墨跡,對周延儒、徐光啟說道。

“龐天壽,你即刻拿此份文書,親自去兵仗局一趟,叫張彝憲,按照文書上的內容,整改兵仗局生產工藝。”

“臣等遵旨!”

“奴婢遵旨!”

周延儒、徐光啟、龐天壽他們,聽到崇禎皇帝所講之言後,或從自己位置快步走上前,或從堂外走了進來,拱手作揖道。

還好沒浪費更多時間,這有了流水作業的工藝後,只要用料供應充足,等兵仗局熟練了以後,那產量定然能有大爆發。

站起身來的崇禎皇帝,看著匆匆離去的龐天壽,心中卻生出感慨,跟現階段野戰無敵的建虜,不玩點新花樣的話,是沒有辦法戰勝他們的。

有增強威力的火雷,還有遴選過的上等魯密銃、鳥銃,外加精加工包裝的顆粒火藥、鉛彈,這配發給一直操練的勇衛營,想來能幫助他們增強些戰力。

可惜朕知曉的火器研製不多,對線膛燧發槍的製作工藝,也僅限於字面意思,不然來個魔改,那大明火器直接突飛猛進了。

悔不當初不好好上學啊。

帶著陣陣感慨,崇禎皇帝走出軍機處正堂,便準備出宮,前去安化寺,視察自己締造的勇衛營。

“徐卿,你可知曉哪些精通火器的人才?”

朝前走去的途中,崇禎皇帝對身後隨行的徐光啟,詢問道:“國朝對火器研製,落後的太多了,另外西洋那邊,你可知曉有著這方面的人才?”

徐光啟忙微微低首道:“回陛下,臣知曉一些精通火器的人才,一個是孫元化,還有畢懋康,焦勖,宋應星……”

聽到那幾個熟悉的名字後,崇禎皇帝便打斷道:“徐卿你記一下,等這次出巡回來後,你就以軍機處的名義,把這些大明的人才,還有西洋的人才,全都招到京城。

朕準備組建武備院,專司研製火器等物,日後我大明想戰勝建虜,就必須在火器一道上,多多的突破才行。”

熟悉歷史程序的崇禎皇帝,明白以後的戰場上,定然是火器的時代。

就算自己並不精通火器,但是叫專業的人才,聚在一起研究,那定然能叫大明的火器,有著不小的發展,他只需解決所需銀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