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爺,廠衛那邊,都出動了。”

龐天壽小心翼翼的走來,低頭對崇禎皇帝說道,雖聲音壓的很低,但還是叫在旁梳理宣府鎮要務的孫承宗,聽到了。

本拿著奏疏的孫承宗,手,不受控制的顫抖起來。

“知道了。”

崇禎皇帝應了一聲,隨手丟掉所拿奏疏,眉頭緊皺著,心情有些煩躁,難怪大明年年缺銀子,軍費開支這般龐大,怎麼可能國庫充盈!

“孫卿,你看了宣府鎮的要務,有何感想?”

看著愣神的孫承宗,崇禎皇帝站起身來,皺眉道:“朝廷每年都要給九邊,劃撥京運年例銀,還有鹽引、民運等作為補充。

這成堆的銀子,這以十萬石為計的糧食,若遇突發戰況,還要增新餉,可九邊又給朝廷帶來了什麼?!”

見天子朝自己走來,孫承宗忙站起身來,心情也可謂十分複雜,吃空餉、喝兵血之事,早在他出鎮遼東就知曉。

每年朝廷所撥給九邊的錢糧,能有半數落到實處,那都算是多的了,實際情況或許比這更要嚴重。

“吏治崩壞,腐敗成風,這就是我大明當前的根節。”

見孫承宗不言,崇禎皇帝皺眉道:“先前朕還沒想過這些,可建虜進犯大明,叫朕想通了很多,先前想不明白的事情。

孫卿,你可對朕出動廠衛,抄那幫暗通建虜的賊人,心中有什麼看法?”

大明眼前是什麼德性,崇禎皇帝心裡很有數,也知似這樣的情況,短時間內是沒有辦法逆轉過來的。

但現在他所做的一些事情,必須要叫孫承宗他們,跟自己站在統一戰線。

不然等皇太極率建虜八旗,殺到遵化城下,自己的籌謀與部署,都沒法子落實下來了。

“老臣未曾有任何看法。”

經歷過天啟朝黨爭後,孫承宗比之先前,要謹慎許多,見天子這般詢問,忙拱手作揖道。

“孫卿,你不必這樣。”

崇禎皇帝彎腰扶起孫承宗,眉頭緊皺的說道:“眼下不是天啟朝,朕也不是熹宗皇帝,你大可將心中的想法,告訴朕。

這滿朝文武中,朕能信任的臣子,真的是不多了。”

講到這裡,崇禎皇帝的語氣,變得有些凝重。

空談誤國的臣子遍佈,能用的大臣,不是被鬥垮,就是在地方,這樣的朝堂,叫他如何信任呢?

更別提現在這朝中吹袁、捧袁之流遍地,那不是自己講幾句重話,就能扭轉這種局面的。

尤其是現在建虜殺進關內,那就更是這般了。

“陛下,出動廠衛一事,老臣覺得沒錯。”孫承宗收斂心神,神情正色的說道:“然內外之爭,絕不能再出現了。”

崇禎皇帝哪裡不知,孫承宗所提內外之爭,其實就是想隱晦的告訴自己,別太過於重用內廷,以達制衡外朝之勢。

不然天啟朝的事情,還將會再度上演。

黨爭,這成了大明繞不過去的話題了。

“孫卿,你說的這點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