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地方分權(2)(第2/3頁)
章節報錯
倘若真是那樣的話,對國朝而言才是真正的負擔,與其那樣,這遼左收復在朕看來,不要也罷!”
強調困難?
誰不難!?
崇禎皇帝之所以想盡快明確遼地諸事,亦是受到維新變法的推進,看見了很多不好的苗頭,這才想透過遼地的深化改革,給地方改制探索一條新路。
此事慢不得。
“這些都是朕查到的情況,單說近些年來,受維新變法的影響,日益興盛的產業領域吧。”
崇禎皇帝指著御桉上的奏疏,語氣嚴厲道:“隨著一批群體,涉足到冶煉、紡織、造船、建材、釀酒等產業,使得大批脫產群體,需要透過產業領域,付出辛勤的勞動,以賺取養家的銀子。
可恰恰是受此影響,肆意盤剝、壓榨勞壯、踐踏律法等事,在各地產業領域逐步冒頭了。
這算什麼?
換一種形式剝削嗎?
朝廷推行新政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僅僅是叫社稷中興嗎?
是!
現在北方諸省治下,受到新政的影響開始繁榮,特別是對外海貿的擴張,使得各行各業迅速發展。
但是底層得到實惠了嗎?
並沒有!
他們依舊是拿著微薄的收入,過著還算說得過去的生活,比之先前是能吃飽肚子了,可別的呢?
難道這就是朕想要的維新變法嗎?
不是!
大明需要改的地方,太多了,多到朕都倍感恐懼,生怕稍有懈怠,就導致滿盤皆輸的境遇出現。”
殿內安靜極了。
徐光啟、畢自嚴、溫體仁、周延儒、黃立極、劉鴻訓他們,都沒有想到天子會對他們講這些東西。
資本都是帶血的。
資本都是貪婪的。
這一點,崇禎皇帝比誰都要清楚。
當初為了讓大明走上原始工業化,崇禎皇帝必須要做出妥協,確保一批群體能夠涉足其中,推動北方諸省的工業化程序。
並且那時候的大明,各地頻生災害,大批破產的群體沒有依靠,甚至連吃飽肚子都成了問題。
所以迫切的籌建產業領域,叫諸多產業領域能夠生根發芽,就是崇禎皇帝首要考慮的事情。
可現在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