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維新之辯(第2/2頁)
章節報錯
新。
這是一個很寬泛的詞彙,可是在聽完崇禎皇帝所講,孫承宗的心中卻生出感慨。
過去的大明,的確存在很多問題。
恰恰是這些弊
政和毒瘤,才導致大明在遇到一些問題時,沒有足夠的實力和底蘊,去從容面對這些問題。
「陛下,維新變***持續推進嗎?」
孫承宗收斂心神,再度詢問道:「據老臣在遼地的種種見聞,倘若想達到陛下所言的謀劃,恐並非10年,20年,就能夠逐步實現的。
這必然需要經歷一個漫長國朝,去分時期的不斷向前推進,解決一個個時期下,所需要面對的問題。」
「維新變法是國策,是今後大明要貫徹的事情。」
崇禎皇帝神情倨傲道:「就算是有朝一日,朕不在了,但是維新變法,也要持續的向前推進。
這不是堅持10年,堅持20年,就要摒棄掉的國策,而是要長期伴隨著大明,一起向前行進的事情。
為何歷朝歷代的新政,會出現人亡政息的情況?
朕不止一次的想過這個問題。
根源就出在政策繼承人上面。
倘若新政能夠在改變各領域之際,也能更深的影響思想,在不斷推行新政的過程中,簡拔起一批批能臣幹吏。
那麼就算一批老人致仕或故去,也會有新生代頂上來,去站在他們的角度,有效的深化推動維新變法。」
維新變法不是一句政治口號,而是必須要紮紮實實去做的事情,崇禎皇帝的心裡比誰都要清楚,就算是持續推進維新變法的程序,但是在這一過程中,也必然會有一批批維新派出身的群體,最終會淪為阻撓深化改革的絆腳石。
原因很簡單。
利益是能改變一個人的。
一旦出現這樣的羈絆,不管先前做的再怎樣好,那到了後期就會提出反對,提出質疑,繼而阻撓進一步深化改革。
所以培養人才梯隊,建立起縝密的制度,要比多推行幾項新政要更好。
「大明處在一個新的時期下,我們處在一個新的時期下,想要有真正意義上的改變,就必須要不斷前行。」
崇禎皇帝有些感慨,「現在大明擁有的這些改變,固然說相較於從前,已經是有著不小的改變了。
可是在朕的心中啊,還是遠遠不夠的。
大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如果因為取得一些小的成就,就開始沾沾自喜,就開始驕傲自滿,那過去所取得的那些成就,終究是會消耗一空的。
畢竟過去的大明,不是沒有經歷過盛世,只是這個盛世,在朕的眼裡太過短暫,朕想讓大明一直都處在盛世下,這才是真正的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