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博弈(2)(第1/2頁)
章節報錯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老卿家一直都在遵守此道啊。”崇禎皇帝端著茶盞,遞到袁可立的跟前,神情感慨道。
“山東能有今日之變化,老卿家所做的那些,朕都在心裡記著,大明能夠有老卿家這樣的棟樑,是社稷之幸,更是朕之幸啊。
朕不止一次的在想啊,倘若大明多是些利己者,而無一心為民、一心為公者,那大明會是怎樣的處境呢?”
“陛下……”
袁可立情緒有些激動,雙手捧著茶盞,顫顫巍巍的想站起身,卻被崇禎皇帝伸手安撫不要動。
“老卿家坐著就好。”
崇禎皇帝出言安撫道:“這裡只有我們君臣,無需在意那些規矩禮制,說實話啊,朕是真不想讓老卿家致仕。
國朝處在這等境遇下,朕需要像老卿家這樣的棟樑,來多多的幫朕分憂。
可是朕不能只想著自己,只想著社稷,卻絲毫不顧及你們這些棟樑啊。
老卿家也該頤養天年了,朕知道,老卿家在山東巡撫這個位置上,已經是心力憔悴了。”
轉眼已是崇禎八年了,這些年對崇禎皇帝而言,真可謂是彈指一揮間,崇禎皇帝都沒有想到,時間會過得這般快。
許多事情,都改變了。
大明在過去的這些年,經歷了很多,改變了很多,原有時間線上的危機,算是得到了逆轉和緩解,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大明也邁向了全新的方向。
進與退。
好與壞。
皆在崇禎皇帝的一念間。
“陛下…老臣有些肺腑之言,想對您說。”
袁可立呼吸有些急促,捧著手裡的茶盞,一旁的王承恩見狀,忙上前幫袁可立接過茶盞,袁可立動容道:“陛下,您真的太急了,老臣知道,您推動維新變法,想叫大明社稷中興,想掃除弊政和頑疾。
可是您真的太急了。
大明的很多事情,並非是朝夕間促成的,也絕非朝夕間能解決的,眼下江南諸省的叛亂,就是一次最好的明證啊。
老臣知道…陛下有雄心壯志,昔日禍亂遼東的建虜,在您的英明神武下,得以徹底鎮壓下來。
肆虐山陝的流賊叛亂,被您逐步的瓦解掉。
可推動新政之事,不像戰爭那般,一味地講究速戰速決啊,這是一個長期且漫長的事情啊。”
“老卿家無需這般激動,你想要表達的意思,朕明白。”
崇禎皇帝撩了撩袍袖,坐到袁可立的身旁,神情感慨道:“朕何嘗又不知道,朕做的事情太快,太急了。
可是老卿家,你可知道朕的難處啊。
過去的大明啊,真的是爛到根子上了,黨同伐異、吏治腐敗、以權謀私、土地兼併、賦役崩壞……
這一樁樁一件件的事情,就像是一座座大山,時刻壓在朕的身上,讓朕常常感到喘不過氣來。”
袁可立輕嘆一聲。
崇禎皇帝所講的這些,都是他清楚的,大明究竟面對怎樣的境遇,其實對有遠見的臣子而言,都是能看清楚的。
可是看清楚歸看清楚,如何改變這種困境,才是問題的關鍵。
過去的大明,受一個建虜叛亂,受一個流賊叛亂,導致很多事情都受此影響,為了鎮壓平叛而拆東牆補西牆。
“其實朕心裡很清楚,當前大明處在這等境遇下,就是銀子惹的禍。”
崇禎皇帝眉頭微皺,指著那座天子寶座,“卿家可知,朕眼中的這座天子寶座,像極了什麼嗎?
火藥桶啊!
朕在這個位置上,真可謂是如履薄冰,想做些事情真的太難了,別看朕是大明的皇帝,可觸碰到一些人的利益,依舊是會遭受眾多的反對和掣肘。
朕是大明的皇帝,朕不能退!
大明走到今天不易啊。
世人皆說朕乾綱獨斷,剛愎自用,做起事情來絲毫不考慮後果,對待祖制禮法更是不屑一顧。
可是世人越這般說,朕卻愈發的堅信一點,朕走的路是對的,是要堅定不移的走下去,老卿家可知為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