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京城大動(第1/2頁)
章節報錯
“江南諸省出現叛亂一事,內閣的態度雖說明確,不過產生的影響依舊很大。”
留京軍機處大臣楊文嶽,神情凝重,“從陛下御駕親征以來,朝野間就出現各種說法,甚至還有不少質疑,這對平叛建虜、收復遼疆失地,也算是不小的威脅。
時下軍機處的措施,內閣是採納了,可我等卻不能有絲毫大意。
遼地局勢尚未完全明朗。
江南諸省又是這等情況。
一旦北方諸省,出現任何的風波或動亂,那對國朝而言,處境就會異常之被動,到時我等就是社稷的罪臣。”
“楊樞輔說的沒錯。”
丁啟睿眼神堅定,點頭說道:“陛下在御駕親征前,向軍機處頒過一道密旨,倘若國朝局勢動盪,則軍機處有權進行專斷。
現在來看,是時候了。
以軍機處的名義,向直隸、河南、山東、山西、陝西等處總督或巡撫,秘密下派一道公函。
著命上述諸省嚴守,確保治下的絕對安穩,是必須要明確的事情,畢竟當前朝中的一些情況,受維新變法的影響,造成很嚴峻的人心浮動。”
“下官覺得秘發公函一事,應增加湖廣一地。”
軍機處參贊大臣瞿式耜,走上前講出自己所想,“湖廣,自古就是錢糧重地,更是扼守腹心之要地。
倘若湖廣一旦生亂,進則威脅中原等地,退則威脅西南、江南等地。
鑑於當前這等特殊境遇,在遼地局勢沒有明朗前,湖廣斷不能受到威脅,否則國朝想平定江南叛亂,只怕是很困難的事情。”
武英殿內一片沉寂。
自崇禎皇帝御駕親征以來,儘管一批守舊派大臣,被點名帶離了京城,這使得維新變法的大旗,能夠在不少維新派手裡搖晃起來。
甚至受遼地戰爭的影響,不少矛盾和注意都有效轉移,可是這並不代表著大明內部,就不存在矛盾和隱患。
被崇禎皇帝委以重任的那批大臣,在各自的位置上,都承受著極大的壓力,以確保御駕親征一事能平穩推進,同時保證在維新變法的大勢下,大明的整體局勢是安穩的。
“本官附議。”
沉默許久,楊文嶽出言表態。
“附議。”
“附議。”
“附議。”
隨著楊文嶽表明態度,其他軍機處大臣和參贊大臣,紛紛表明各自態度,儘管他們也很擔憂,可時下所處的境遇,他們必須要做些什麼。
一直以來,軍機處作為一個特殊衙署,就在朝堂上的定位很尷尬,也恰恰是這般,使得軍機處上下,對崇禎皇帝的態度很看重。
在維新變法的大旗沒有被亮明前,軍機處就一直在推動軍改,這已經讓軍機處任職的官員,和不少有司官員起了隔閡。
這就是崇禎皇帝想要達到的目的。
權力是對立的。
想要做好大明皇帝,就必須要懂得制衡,叫麾下驅使的文武,能夠彼此間制衡起來,這樣皇權才能得到保障。
一旦脫離這一現實,就算想做再多的事情,那也是很難實現的。
“也不知現在遼左前線,戰局究竟是怎樣的境遇。”
楊文嶽站起身來,朝殿內所擺戰爭沙盤走去,“從陛下御駕親征以來,國庫和內務府這邊,調撥出去的糧餉就超過1500萬兩。
就先前掌握的情況,遼河套、遼西一帶的局勢,受到遼左前線的影響,已經超出了軍機處先前預判的範疇。
特別是山海關駐紮的關寧鐵騎,受到遼西戰局的影響,悉數抽調出來威逼察哈爾、內喀爾喀等處,這對薊密永三協的考驗,無疑是增強很多。”
“陛下采取的軍事策略,對後勤保障要求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