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算起來的話,此戰我軍在前線的消耗,其實並沒有太多嘛。”崇禎皇帝倚靠在帥椅上,看著被傳召的孫承宗、王在晉二人,露出一抹笑意。

“從朝鮮那邊換取的利益,西山鑄幣局加快新制錢鑄造,僅僅是這兩項,就憑空讓朝廷得到數百萬兩銀子。

受遼左前線的消耗需求,遼西、遼南、天津、登萊等地,圍繞軍工產業而運轉的附屬產業,都開始緊鑼密鼓的籌建新工坊。

好啊。

這一仗打下來,或許國庫和內帑承受不小負擔,可是地方上卻有大的變化,那為今後的商稅、礦稅、關稅、榷稅等稅法革新,算是奠定了堅實基礎。”

孫承宗、王在晉流露出複雜的神情。

方才他們一直在講軍事層面的事情,可是天子卻說起了,這讓二人的心裡,一時間不知該說些什麼好。

“兩位卿家,你們可是覺得朕有些本末倒置了?”

見二人這般,崇禎皇帝放下手裡的奏疏,站起身來,“覺得遼左一戰打到現在,儘管我軍向前推進了數十里,可國朝承受的損失太大,覺得這樣打下去的話,早晚有一日會崩盤嗎?”

“臣等不敢。”

二人當即作揖道。

“呵呵,有這種想法,也沒有什麼。”

崇禎皇帝笑著擺手道,隨後朝戰爭沙盤走去,拿起指揮棒,繼續說道:“兩位卿家可知,就在數日前,周遇吉所領的勇衛營,已越過遼西前沿防線,迂迴殺奔內喀爾喀境內?滿桂麾下兩萬餘眾關寧鐵騎,已脫離山海關境內,朝察哈爾、科爾沁境內殺去?”

什麼?!

聽聞此言的孫承宗、王在晉,露出震驚的神情,難以置信的看向崇禎皇帝。

按照他們先前所知,遼西戰場也好,山海關也罷,駐紮的那些軍隊,都是以固守防線為主的,這也是崇禎皇帝一直在強調的事情。

可現在為何會出現這種轉機?

“對戰建虜這場戰爭,朕願稱之為大明的雪恥戰役,而一場戰役,是需要許多戰事組成的。”

崇禎皇帝繼續說道:“朕從一開始的時候,就沒有想過把戰役侷限於遼左,這樣就是在浪費大明的國力和優勢。

之所以先前沒有言明這些,是因為有些戰略謀劃,需要更堅決的貫徹落實,而朕也不想遇到任何影響。

打仗,打的就是國力,拼的就是錢糧!

這一點是誰都清楚的事情。

朕先前之所以在遼左前線,用這等消耗錢糧的方式,逐步的向前平推,同時脅迫著遼東義軍向前平推,就是想牢牢吸引住建虜的注意。”

“陛下,您有沒有想過一點。”

王在晉上前說道:“周遇吉所領勇衛營,山海關所轄關寧鐵騎,這般大範圍的殺奔至察哈爾、內喀爾喀、科爾沁等部蒙古,一旦進犯遼西的建虜大軍知曉,那一定會捨棄遼西,繼而圍攻他們的,如果說……”

“卿家,你是不是忘掉何可綱了?”

崇禎皇帝微微一笑道:“遼西那邊的戰事,從不是提線木偶般的戰事,而是朕賦予了他們相應的職權。

仗怎樣打,他們審時度勢下進行調整。

朕對遼西的戰局,就是一句話,消耗掉進犯遼西的異族聯軍,只要多爾袞所領的異族聯軍,敢回撤察哈爾、內喀爾喀等部,妄圖圍剿勇衛營、關寧鐵騎,那駐守遼西的各部精銳,就會跟著展開攻勢。”

從萬曆朝後期的那場薩爾滸之戰慘敗,到崇禎二年這段時間內,大明軍隊一直遭遇著各種慘敗和失利,最根本的一點就在於領軍打仗的武將,沒有相應的主動權。

一些不懂軍事的文官,亂指揮瞎摻和,導致稍縱即逝的戰機被平白浪費掉,這才導致悲慘的事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