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遼左之戰(6)(第2/3頁)
章節報錯
“轟轟轟……”
停止的炮擊聲,再度響起。
以沉陽為核心的遼左戰場,再度變得吵鬧起來。
“神機營的表現,還是很不錯的。”
渾河畔的前沿戰場,崇禎皇帝放下千里鏡,面露笑意道:“保持的火炮攻勢,始終壓制著建虜八旗,這對我軍穩步向前推進,壓榨建虜的戰場空間,起到了不錯的作用。”
“陛下,這樣打下去,對我軍的損失,其實挺大的。”
王在晉緊皺眉頭,看向崇禎皇帝說道:“從神機營、平虜軍進駐前沿戰場,就持續不斷的展開火炮攻勢,單單是這筆開支,就高達近百萬兩……”
“卿家,賬不是這般算的。”
崇禎皇帝擺手打斷道:“固然說戰場的開支陡增,可這筆賬要分開來算,其一,遼西和遼南等處,籌建起的軍工產業,是否藉助此戰加快自身建設?
其二,遼西和遼南等地,治下的冶煉產業,是否受前線戰爭的需求,開始營建起新的工坊規模?
其三,從遼左戰爭爆發以來,我大明出動的精銳之師,受損是否是三方最少的?
戰爭不能只看表象。
只要遼左這一戰,我大明能取得終勝,能順利收復遼左失地,那麼別說是一百萬兩,就算是一千萬兩,這筆賬,依舊是我大明賺了!”
孫承宗、王在晉、溫體仁、周延儒、王洽等一眾隨駕大臣,聽聞天子所講之言,流露出各異的神情。
他們並不是很理解,崇禎皇帝強調的這些,究竟是好,是壞。
可崇禎皇帝卻很清楚。
因為戰爭而支出的大批銀子,並非是憑空消失的,而是回流到後方產業下,從國朝的手裡,回到了地方。
產業發展這才是關鍵。
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是遼左前線爆發戰爭前,遼西和遼南等地的軍工產業,並不足以支撐起龐大的消耗。
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前線消耗的緊迫性,倒逼著上述這些軍工產業,不斷地增強自身產能。
軍工產業要增加產能,就勢必會帶動其他產業跟著提高產量,只要能引導好這樣的戰爭發展,對於遼東地區而言,會迎來一次強勁的發展勢頭。
“陛下,李自成又派人過來,想請陛下進駐沉陽城。”楊嗣昌走上前,作揖行禮,“甚至李自成說,如果陛下要……”
“回絕了。”
崇禎皇帝擺手打斷道:“沉陽城,朕有朝一日的確會進駐的,不過並非是別人請朕進駐,而是朕要堂堂正正的進。
沉陽,自始至終就是我大明的疆域,過去經歷一些戰敗,導致沉陽丟掉了,這對我大明而言,是永遠都不能忘記的恥辱。”
下這般大的血本,崇禎皇帝是不會受其他因素的影響,而改變自己明確的戰略部署。
仗怎樣打,他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