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明軍新生(2)(第1/2頁)
章節報錯
“督師,您說朝鮮爆發的戰爭,都持續那麼長時間了。”
黃得功眉頭微皺,挎刀而立,看向巡視遼陽城防的孫承宗,“過去的這些時日,我遼東駐紮的武烈、平虜、鎮遼各軍,遵循陛下所頒旨意,將麾下編練起來的新軍,分批輪調到朝鮮前線。
接受東江平虜前指的統籌調遣,與莽古爾泰所領建虜大軍,展開一次次的戰場磨礪,這都快沒有新軍可調了。
按照當前的形勢來看,駐紮在鎮江、寬甸諸堡一帶的武烈軍,完全可以趁肆虐朝鮮的建虜不備,渡江殺進朝鮮北部諸道,就能讓莽古爾泰所部崩潰啊。
可即便是到現在,督師府這邊,都沒有下達相應的軍令,難道在朝鮮那邊,還有什麼值得忌憚的事情嗎?”
“依著本督來看,黃帥是想領軍征戰了吧?”
孫承宗面色平靜,輕拍女牆,看了眼黃得功,“在遼地前線,就看著東江平虜前指、東江軍、東江水師、唐王軍等部,在朝鮮不斷和建虜交戰,心底有些忍不住了,對吧?”
“要說沒有,那是末將在說謊。”
黃得功訕訕笑道:“從陛下明確遼東軍改以來,我戍守遼地的各部軍隊,就在逐步經歷脫胎換骨的改變。
軍制改了。
軍法換了。
軍律變了。
這些年來,戍守遼地的各部軍隊,就一直躲在人家的後面,逐步接管被建虜竊據的遼東失地。
別的軍鎮怎樣,末將不清楚啊。
就我鎮遼軍這邊,不少的統兵將校,包括麾下的兵卒,不知請戰過多少次,想和建虜一決高下,想替國朝收復遼東義軍。”
“這種心情本督能理解,不過現在還不是結束朝鮮戰局的時候。”
孫承宗雙眼微眯,語氣嚴肅道:“朝鮮戰局的結束,不止要看建虜怎樣,更要看朝鮮王室如何。
從朝鮮爆發戰事以來,遼東、天津、登萊等處的軍工產業,在內務府的統籌下,在東江平虜前指的爭取下,獲得了大批的軍火訂單。
這使得上述軍工產業,憑此得到快速發展,甚至帶動不少產業領域發展,為大明積蓄不少元氣。
可是相對的來說,歷經這般長的戰爭洗禮,大批軍火輸送到朝鮮,這也使得朝鮮王室控制的軍隊,麾下戰力亦是不容小覷的。”
黃得功雙眼微眯道:“督師的意思,是擔心國朝幫著朝鮮王室,平定肆虐朝鮮的建虜之患,朝鮮王室會翻臉不認人?”
“不是沒有這種可能的。”
孫承宗眼神堅定道:“圍繞遼河套、遼東、朝鮮的區域佈局,是一盤大棋,這是陛下過去反覆強調的。
大明要做的,是確保在該一區域內,始終掌握著主動優勢,避免不好的情況發生。
什麼時候結束朝鮮戰局,不能只看朝鮮一地,還要去看遼東,去看漠南,要避免驅狼吞虎之下,滋養出威脅到大明的勢力。”
其實在崇禎皇帝明確軍火貿易這一方針,就始終牢記著一點,今後想要讓大明在遼河套、遼東、朝鮮這片區域,佔據著絕對主導地位,那麼大明必然需要一場大規模戰爭,來展現出大明軍隊的實力。
唯有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