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勖上前稟明道:“打造一臺初代蒸汽機,所需零部件眾多,特別是有些零部件,需要特製鋼材手工打造。

後續涉及到的產業領域,能夠得到相應提升,這個成本或許能大幅降低,臣私下算過一筆賬。

從籌建蒸汽機廠,到第一臺蒸汽機打造完畢,前後至少要500萬兩銀子,這還沒有牽扯到……”

這麼貴?!餷

徐光啟、溫體仁、周延儒、畢自嚴、黃立極、劉鴻訓他們,在聽到這裡的時候,一個個都心驚不已。

就眼前這個鐵疙瘩,想要形成量產,居然要投進那般多的銀子。

這筆賬怎樣算都不划算啊。

“朕允准了。”

崇禎皇帝卻擺手打斷道:“蒸汽機廠必須要籌建,需要多少銀子,國庫不撥,那就由內帑進行兜底。

眼下不是計較這些的時候。

倘若蒸汽機能夠替代人力,逐步革新現有的領域產業,那帶來的改變和成果,將會是難以估量的。”餷

初代蒸汽機的推行前期,就像是一個吞金獸,這一點崇禎皇帝是清楚的。

沒辦法。

從無到有的籌謀建設,尋求突破,本就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這筆賬倘若均攤下來,不集中在蒸汽機產業上,一旦機器逐步替代人力,進一步解放生產力,那帶來的好處是很多的。

錢肅樂、黃道周、張肯堂等內務府總管大臣,在聽完天子所講之言,一個個感受到極大的壓力。

吞金獸啊!

初期的蒸汽機產業籌建,需要數百萬兩銀子,那牽扯到蒸汽機運用,必然也是內務府名下產業領域兜底。餷

這前前後後要花費的銀子,必然是一筆無法估量的數字。

“陛下,涉及到該領域的投入,是否能適當減少一些?”

畢自嚴走上前,看了眼宋應星他們,向崇禎皇帝作揖行禮道:“畢竟數百萬兩的銀子,這也不是一筆小數目,就算內務府所轄內帑……”

“畢卿,此事就不必再說了。”

崇禎皇帝笑著擺手道:“既然是內務府的事情,外朝就不必摻和了,此物既然能研製出來,那朕肯定是要逐步推行起來的。

倘若不這般做的話,最初的時候,朕就不會勒緊褲腰帶,也要叫宋卿他們,一門心思的鑽研此物。

諸卿,你們對此有意見嗎?”餷

錢肅樂、黃道周、張肯堂他們,清楚天子說這些話,是講給他們聽的,一個個紛紛作揖表態道。

“臣等遵旨。”

待在御前這般久,錢肅樂這幫內務府大臣,比誰都要清楚天子的脾性,其決定要做的事情,就算遇到再多難題,那也要咬牙去做。

當初籌設軍工產業時,所遇到的問題和麻煩,遠比現在要多得多,可即便是反對聲如潮,崇禎皇帝依舊是乾綱獨斷,將北方諸省的軍工產業,一點點的籌建和發展起來,使得其帶動著相關領域發展。

現在的蒸汽機產業,所起到的作用也是這般,一個新興的產業出現,必然會帶動舊有領域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