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移藩(1)(第1/2頁)
章節報錯
新舊思想的衝突和碰撞,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不管是在任何時期,都存在著新思想的啟蒙,只不過崇禎皇帝的存在,將這一時期的新思想拔高很多。
內務府這一文官體系,是新思想的聚集地,是維新派的聚集地,哪怕是其中的保守派,都要比舊思想的開明派,還要開明很多。
新思想的激進派,保守派。
舊思想的開明派,守舊派。
在崇禎皇帝的認知中,不存在所謂的中間派,縱使在朝野之間,存在著一群沒有倒向的群體,但真要細究下來,多數依舊算守舊派。
利益嘛,誰都想守住自己的跟腳。
在這種複雜的政治環境下,崇禎皇帝比誰都要謹慎,有效的掌控住大風向,避免不好的事情發生。
乾清宮,東暖閣。
“金鉉的殺韃令,真是有趣。”
崇禎皇帝倚靠在龍椅上,御覽著所持奏疏,露出幾分笑意,“這個陽謀,算是叫他給玩明白了,真要是這般做的話,圍繞遼東、朝鮮這一區域下,國朝所掌握的主動,就變得愈發明顯了。
不錯,算是明白朕的深意了。
朝鮮,既然建虜開始侵掠,那就變成大明的養料,逐步幫著大明恢復元氣吧,這份密奏披紅,八百里加急,著東江平虜前指審時度勢,統籌和謀劃相應部署。
另,向遼東督師府謄抄一份,告訴孫承宗,可將此事進行復刻,對察哈爾、內喀爾喀等部言明,朕要叫分裂的建虜各部,始終都處在動盪之下!”
“奴婢遵旨。”
王承恩忙作揖應道。
區域戰爭和衝突,一直是崇禎皇帝強調的事情,要維繫好大明的主動優勢,要調整好側向參與。
大明軍隊想重獲新生,就需要一個漫長的調整週期,畢竟先前欠下的歷史賬,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軍隊的成長和改變,不像別的領域產業那般,你投入相應的錢糧,就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成效。
崇禎皇帝就是想利用各方矛盾,在持續擴大軍火貿易的同時,透過不間斷的區域戰爭和衝突,一點點的恢復大明受損的元氣。
軍工產業能得到長效發展,能源源不斷的獲取錢財,就能不斷壯大自身產業,繼而帶動部分產業的發展。
這就像是一個良性迴圈。
除了北地的區域戰爭和衝突外,南域的區域戰爭和衝突亦是這般。
像江南諸省沿海的所謂平倭,以鄭芝龍為首的海上勢力。
崇禎皇帝透過這種部署,長效帶動北地造船業的發展,讓籌建起的造船諸廠,能源源不斷的發展,繼而帶動部分產業發展。
領域產業的發展和積累,是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這不受個人意志的影響,一句話發展起來,就真的能發展起來的。
“皇爺,司禮監整理了天津、登來等地,近期呈遞的幾封密奏。”王承恩在安排完人手,落實崇禎皇帝的旨意後,回到東暖閣這邊,拱手作揖道。
“涉及濟州島第二批移民,近10萬眾軍管移民,皆已聚集起來,時下唐王在濟州島的跟腳,算是站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