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銀號的事情。”

崇禎皇帝端起茶盞,呷了一口,看向殿內諸臣,朗聲道:“時下以大明皇家銀號為首,以工商、建設、郵儲、農業、航海銀號為輔,在北方諸省構建的銀號體系,已經真正意義紮根下來。

朕先前讓內務府有司,籌措一批人才,儘快明確渡江南下之事,確保銀號體系能在江南諸省落實下來。

截止到現在,該事做的怎樣了?

想加快新制錢的流通,想解決火耗弊政,僅靠外朝有司是不夠的,特別是江南諸省,就必須要藉助銀號體系才行。

可是到現在,朕連相應奏疏都沒收到,朕知道內務府的壓力很大,可是這件事情不能有任何馬虎可言。”

在崇禎皇帝的內心深處,維新變法的初期階段,是圍繞北方諸省展開,涉及到的相應新政,盡力避免盤根錯節的江南諸省。

天下熙熙皆因利來。

在北方諸省的初期維新變法,沒有初見成效前,就妄圖貪的更多,想擴大相應範疇,明顯是不理智的事情。

矛盾是能轉移的。

矛盾是能嫁接的。

在過去推動維新變法時,崇禎皇帝能夠感受到很大壓力,特別是一波接一波的掣肘和反撲,這都會導致局勢的不穩。

好在崇禎皇帝透過對外戰爭,透過一些別的形式,有效轉移走部分矛盾,這也使得局勢相對安穩,沒有朝更壞的趨勢傾斜。

“陛下,臣正要稟明此事。”

錢肅樂走上前,掏出一份奏疏,躬身道:“這是內務府有司,在過去一段時間內,就銀號體系渡江南下,所明確下來的諸事。

就當前的情況,以大明皇家銀號為首,各類銀號採取區域進駐的形式,在南直隸、湖廣、浙江、福建、江西、廣東等省,較為順利的籌建起來。

不過所設銀號僅限於府城,且上述銀號沒有實現悉數進駐,想要叫銀號體系有效落實下來,至少還需3到5年的時間。

別的事情還好說,唯獨人才這一塊,需要較長週期進行培養,特別是各級銀號官員,想要進行委派,必須滿足相應的條件才行。”

聽著錢肅樂稟明的情況,崇禎皇帝從王承恩的手裡,接過這份內務府所擬奏疏,本緊蹙的眉頭,漸漸舒展開來。

“這就是一個好的趨勢。”

崇禎皇帝開口道:“銀號體系想要擴容,想要紮根,需要時間進行沉澱,這些朕都是清楚的。

朕有的是時間和耐心。

3年也好,5年也罷,亦或是更長的時間,朕都能接受,不過有一件事情,大明皇家銀號這邊,包括內務府有司,都必須要重視起來。

那就是銀號體系的監察,必須要嚴抓起來。

朕想在大明境內,分批籌建起銀號體系,是為了更好的發展,減輕國朝相應的壓力,不是讓其變成某些人的斂財工具。

倘若銀號體系敢出現任何問題,這對國朝而言,那損失是難以估量的,甚至嚴重的話,會加劇地方的矛盾。

對待這些能夠避免的事情,就必須從一開始就嚴抓起來,敢出現任何隱患,那朕絕不會輕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