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天子之威(第2/2頁)
章節報錯
大批被各個群體窖藏起來的銀子,能夠透過看得見的改變,繼而重新流通起來,這對於大明是有益處的。
可控的通貨膨脹率,是促進發展的催化劑。
“御林軍和京營的整體換裝,基本上算是告一段落了。”
崇禎皇帝撩了撩袍袖,看向周遇吉、曹文詔他們,“各部之間的磨合,也要儘快提上議程,特別是熟悉列裝的火器、火炮,必須要做到極致才行,你們是朕信賴的帝國將校,之後該怎樣做,不用朕多講,心裡也都清楚吧?”
“忠於大明!”
“忠於陛下!”
周遇吉、曹文詔、勐如虎、虎大威、張世澤、王來聘、徐彥琦、翁英、張載賡、劉宗敏、袁宗第、田見秀、李來亨、黨守素、劉體純等一眾將校,紛紛昂首挺胸,行注目禮,向崇禎皇帝朗聲喝道。
大明的武運,正在復甦啊。
隨駕的王在晉、楊文嶽、丁啟睿,楊嗣昌、錢肅樂、黃道周等一眾大臣,在見到此幕以後,無不是心生感慨。
作為崇禎皇帝特設的有司衙署,一個軍機處,一個內務府,其實都清楚當今天子,對於軍隊建設的重視程度。
過去那種什麼事情,都獨靠一個兵部維繫的境遇,算是在悄然間發生改變。
就當前的境遇下,兵部的調函,在京畿一帶的用處,沒有一道中旨有用,這就是崇禎皇帝想要的。
大明文官群體,所涉足的職權太多,這種境遇必須要扭轉。
考慮到整體局勢的穩定,處在當前的境遇下,就大刀闊斧的謀改,特別是削減兵部職權,增加軍機處、五軍都督府的職權,其實不利於整體發展,所以崇禎皇帝才以自身為媒介,作為意志的延伸。
“皇爺,遼東前線急報。”
王承恩腳步匆匆,捧著一封奏疏,快步朝崇禎皇帝跑來,神情有些激動,“建虜慘敗於遼地,遼東督師府正逐步接收遼南三衛。”
只此一言,讓在場的一眾文武,無不流出各異的神情。
遼地生出的戰事,明確了?
接過王承恩所遞的奏疏,崇禎皇帝一目十行的御覽著,臉上的笑容漸漸多了起來。
】
“哈哈……”
崇禎皇帝大笑起來,“這個建虜八旗,還真是能給朕驚喜啊,沒想到他們內部竟然出現了內訌。
莽古爾泰領著麾下的精銳跑去朝鮮。
阿敏領著麾下的精銳跑去科爾沁了。
黃臺吉這個奴才,今後的處境變得更艱難了,諸卿,都來看看吧,這就是所謂猖獗的建虜八旗。”
隨著泛遼東戰略的持續推進,崇禎皇帝最想看到的一種境遇,到底還是出現了。
在不斷被削弱戰爭潛力的大勢下,驍勇善戰的建虜八旗,會從內部進行瓦解,分裂成幾股勢力,一旦這種境遇出現,那縱使是黃臺吉再強,也無法實現對外擴張的野望,這就給予大明很多的戰略優勢和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