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拜見陛下!”

“拜見大明皇帝!”

崇禎皇帝彎腰從鑾駕內走出,環視眼前所聚的武備院諸臣,臉上露出澹澹的笑意,支撐大明走原始工業化,走維新變法的根基,就是眼前這批涉足各領域的精英。

保護好他們,就保住了火種。

生產力想得到提升,就離不開科技樹的攀升。

只不過科技樹的進取之路,需要足夠的耐心和時間,需要海量的銀子支撐,需要大批的人才參與,唯有滿足這些客觀條件,才有可能形成量變,繼而誘發質變,最終形成井噴式發展的格局。

“免禮吧。”

崇禎皇帝笑著擺手道:“每次朕擺駕西山,內心都是最高興的時候,這代表著武備院在某一領域,取得了相應的成果。

方以智呢?

朕先前所提的蒸汽動力學,能取得一些斐然進展,方卿所起作用很大啊,走,陪朕去看看所研製的初代蒸汽機。”

“臣領旨。”

方以智從人群中走出,在黃道周的注視下,向崇禎皇帝作揖行禮,隨後畢懋康、宋應星一行,紛紛跟隨著崇禎皇帝的腳步,朝武備院核心區域趕去。

崇禎皇帝此來西山所駐武備院,就是他朝思暮想的蒸汽機,終於從無到有研製出一個初階雛形。

武備院所研製的蒸汽機,和崇禎皇帝所想的蒸汽機,還存在很大的差距,甚至連長效運轉都不能保證。

蒸汽機的運轉原理,在該時期尚屬未涉足、未開發的全新領域,縱使是最簡陋的初階雛形,所產生的含義和影響都是不同的。

這代表著一種可能。

“陛下,其實目前武備院所研製的蒸汽機,尚不能被稱作蒸汽機,應該叫蒸汽傳動裝置更貼切,其並不具備整體運轉的能力,很多技術壁壘並沒有被真正攻克,所存問題依舊很多,諸如氣密性改良、冷卻裝置、動能傳導裝置等等,都沒有很好的解決辦法,這也是蒸汽傳動裝置無法進一步突破的根源。”

“叫蒸汽機也好,叫蒸汽傳動裝置也罷,朕都深感欣慰和高興,至少你們武備院過去所做之事,證明朕所提的蒸汽動力學是能夠深入研究的,這才是關鍵所在,技術性的問題朕不懂,或許諸卿也有很多不懂的地方,但是武備院是可以透過集思廣益,逐步的設法解決所遇問題的,只要路沒有走錯,哪怕走的慢一點,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黃道周跟隨在崇禎皇帝身後,聽著方以智、宋應星、焦勖、湯若望他們,向天子所稟明的種種情況,而崇禎皇帝表明的態度,卻是以鼓勵為主,畢竟涉及蒸汽動力學的鑽研,不是講幾句話就能實現彎道超車的。

蒸汽機到底是什麼?

蒸汽傳動裝置又是什麼?

內帑要定期特批大量銀子,專司蒸汽動力學所用,涉及這一領域的意義,究竟是想幹什麼?

作為內務府總管大臣之一,黃道周聽到的越多,心中所生疑惑就越多,武備院每年耗費的錢糧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