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中央巡察(第2/2頁)
章節報錯
“王印懋、陳煥、程正揆、張世雍、龍起宏、吳太來、潘曾韋、卜象乾、陳太來、柯元伯、申嘉允、黃熙孕、楊鼎和、曹曄、劉大垣、唐錢蕃、顔尹紹、塗必宏、房廷建、王含、馮家禎……”
看著被圈閱的人名,韓繼思雙眸微張,上述這些人皆是辛未科的兩榜進士,時下皆在各處觀政,一些人在吏部那邊,都圈定要下放到地方為官了。
崇禎四年的科舉,在忙碌的狀態下安然結束,對這一屆科舉高中者,崇禎皇帝並沒有多幹預什麼。
畢竟想要謀改科舉制度,並非朝夕所能辦成的,與其做惹眾怒的事情,倒不如逐步的滲透改變。
像辛未科的狀元陳於泰,榜眼吳偉業,探花夏曰瑚皆進翰林院,被崇禎皇帝下旨做些具體性事宜,待考察一番後再決定新的政務。
“自吏治新規明確後,不提此次在朝清查出的事情,朕發現很多地方,都存在著嚴重的問題。”
崇禎皇帝端起茶盞,呷了一口,看向韓繼思說道:“吏治不清,就算朕做的再多,朝廷做的再多,都無法改變大明的窘境。
像內閣大臣周延儒、徐光啟奉旨離京清查歷年賑災諸事、清查地方火耗,這終究只能做一次,不可能讓他們長期遠離中樞,去做這些本屬都察院的事情。
朕有意讓這批新晉的兩榜進士,到都察院出任巡察御史,直屬於都察院左都御史,以中樞的名義,不定期的對地方展開巡察,就像當初在山西等地所做諸事一樣。”
“陛下,在當前這種朝局下,貿然做出這等舉措,只怕會加劇朝局的動盪。”
韓繼思想了想,拱手作揖道:“何況所調進都察院的人,有不少在吏部那邊,都已經明確要下放到地方去……”
“加劇朝局動盪,事情就可以不做了?”
崇禎皇帝重頓茶盞,皺眉道:“難道我大明的吏治不清,就不會加劇社稷動盪嗎?這等簡單的道理,你這位左都御史還不清楚嗎?
地方存在多少冤屈?
地方存在多少弊政?
地方存在多少紛爭?
如果這些現象都不存在,那我大明的吏治何至於此會這般?
這只是一個開始,以後大明每定一屆兩榜進士,都要挑選一批補進都察院,就專司中樞巡察之事。
朕就是要透過這些兩榜進士,來好好的去各地看看,去各地深查,把那些不法事全都查清楚。”
中央巡察,是崇禎皇帝所定的一把利器,他要透過一批剛進仕途的新人,去對付官場的老油子,特別是那些隱藏極深者。
哪怕所派的中央巡察隊伍,一半以上都沒能查出什麼,可剩下的那部分能查出問題,也是能解決不少問題的。
剛邁進仕途的官員,還沒有被大明官場的風氣所沾染,或許在這過程中,會有一批墮落下來,可依舊堅挺的那部分,就是值得信賴的臣子。
“這件事情就這樣定了。”
崇禎皇帝繼續說道:“待這批官員補進都察院後,就到山陝兩地去,給朕明察暗訪,看看有多少不法事,看看有多少漏網之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