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黨爭(1)(第1/2頁)
章節報錯
又是一個晴朗的天,沒了緊急戰事的影響,讓京城變得平和下來,儘管這種平和之下,卻藏著很多暗流,卻影響不了大勢的穩定。
“閣老,近期受廢除匠籍的影響,朝中多生出些反對和質疑,您對此是怎樣想的?”閔洪學手捧茶盞,看向伏案忙碌的溫體仁,神情正色道。
“下官可是聽到一些不好的話,像韓爌、史可法這些人,似對陛下所做決斷,表現出很抗拒的態度。
甚至覺得廢除匠籍,是違背祖制、動搖國本的舉動,不過乾清宮那邊,似乎並沒有任何變化。”
“陛下心中所想,豈是我等所能去揣摩透徹的?”
溫體仁放下奏疏,抬頭看向閔洪學,似笑非笑道:“韓爌、史可法他們,就算表現出抗拒又能怎樣?
還以為現在是陛下御極之初?
覺得靠那一套說辭,就能讓陛下倚重他們?
自都察院整頓後,廉政公署設立後,吏治新規被周延儒主抓後,這前前後後被彈劾的東林黨,還少嗎?”
瞭解文官的,必然是文官。
大明文官群體,從來都不是鐵板一塊,內部構成很複雜,像崇禎朝的這個派,那個派,都是從萬曆朝時期,所傳下來的臭毛病。
從東林黨和齊楚浙黨等派相爭,到東林黨勢強,到東林黨和閹黨相爭,再到閹黨獨大,這短短十餘載間,大明就因為一個黨爭,導致多少事情錯失先機,繼而出現很被動的境遇。
“被罷免官職的也不少。”
閔洪學面露笑意道:“自王永光出任吏部尚書以來,想透過走關係、講人情,繼而在朝中有所晉升,變得是越來越難了。
而都察院、廉政公署、吏治新規等事,逐步在朝收緊以來,所牽扯到的人,漸漸的也多了起來。
特別是周閣老擢升進內閣後,下官就發現他老人家,藉著主抓吏治新規一事,可沒少背地裡做什麼事情啊。”
溫體仁雙眼微眯起來。
閔洪學話裡有話,溫體仁還是能聽出來的,不然他這內閣次輔之位,就算是白坐那般久了。
現階段在這朝堂之上,所謂的東林黨,其勢已不像先前那般強勢,反倒是其他的派系,漸漸的開始增多。
比如東林黨口中的閹黨餘孽,投效到溫體仁、周延儒等人門下,再比如說溫體仁、周延儒新簡拔的官吏……
大明的朝堂,大明的官場,先後經歷了萬曆朝、天啟朝的黨同伐異,就變得不那般乾淨了。
空談誤國者很多。
誇誇其談者很多。
務虛不做事很多。
權謀算計者很多……
面對這樣的一種情況,崇禎皇帝沒有興趣過多摻和,與其和這些人浪費時間,倒不如透過逐步的改變,相對穩定的時局,去逐步倒逼著大明的層層改變。
“閣老,您難道就不想更進一步嗎?”
見溫體仁不言,閔洪學向前探探身,皺眉說道:“現在周延儒主抓清查火耗,徐光啟主抓清查賑災,這在各地被彈劾,被免職的官員眾多。
陛下和先前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