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壞了,那危急社稷。

崇禎皇帝穩坐在龍椅上,看著神情複雜的二人,臉上卻露出淡淡的笑意,對他們心中所想,其多少能猜想到一二。

無非就是推動大明軍制的謀改,是件牽扯層面廣、涉及利益多的事情,真要是逐步在大明推動起來,必然會引起眾多的反對。

萬事開頭難嘛。

有一才能有二。

倘若大明不進行謀改維新,等待大明的命運,就是十餘載後的社稷傾覆,這是崇禎皇帝絕不願看到的。

“陛下,您打算全面裁撤掉衛所,卻唯獨留下都司這一建制,以‘民兵’的形式募集,這和衛所不是一樣嗎?”

王在晉眉頭微皺,看向崇禎皇帝說道:“還有這衛指揮使、千戶、百戶等一應職務,也都得到相應保留,卻逐步去除掉世襲屬性,臣有些不明白,陛下所構想的這套名曰藏兵於民,究竟是何用意?”

“這個並不難理解吧。”

崇禎皇帝微笑著說道:“以後我大明各省所設都司,將全面負責篩選兵源、招募民兵、定期操練、宣傳募兵、慰問安撫、頒發功勳匾等諸事,以此充當大明軍制的新基石。

其承載的職權和含義,是支撐大明落實義務募兵制。

以後大明成建制的諸軍,需要招募新卒時,就透過各省都司所募民兵,完成相應的考核後,再招募到各地所設新兵營,接受相應的操練演武,根據各地諸軍實際所需進行分配。”

其實大明現有管控軍隊的體制,有不少是能透過完善、修訂,來直接充當大明的軍制框架。

崇禎皇帝只需在此基礎之上,增設一部分新的衙署,調整和理清相應職權,確保該套軍制能趨於完善。

大明都司體系,是大明新軍制的基礎,以後在省、府、州、縣、鄉籌建起各級衙署,確保落實所領各項職權。

五軍都督府,是大明新軍制的樑柱,以後明確戰區、軍區、軍分割槽等各級軍隊建制,統轄不同等級的野戰軍和駐防軍,圍繞打仗和準備打仗,逐步促成大明軍隊的蛻變。

針對上述這些調整和部署,崇禎皇帝還明確諸多新衙署,考慮到現階段的局勢,並沒有向王在晉、黃立極他們講明。

畢竟謀改大明軍制,是件極為繁瑣的事情,特別是大明文官群體死盯著這一塊,一下暴露出太多,會引起強烈的反對聲。

就現有能亮出的新軍制,王在晉、黃立極他們提出不少問題,而崇禎皇帝同樣也一一做出解答。

比如糧餉、建制、晉升、監察、授賞等諸多事宜,畢竟真要這般調整的話,那必然牽扯到一項核心所在,即是否會造成藩鎮割據、擁兵自重的事情出現,不過對崇禎皇帝而言,豈會讓這些事情發生。

崇禎皇帝提出軍制謀改,是想讓大明擁有能打仗的軍隊,而不是自尋死路,讓大明變得更混亂。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