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春闈(第2/2頁)
章節報錯
國庫和內帑的銀子,崇禎皇帝分的很清楚。
該是國庫增收的新財源,就歸國庫。
該是內帑增收的新財源,就歸內帑。
「司禮監
這邊,收到盧象升、陳延生的密奏沒?」
崇禎皇帝拿起御筆,看向王承恩詢問道:「遴選的那批吏員,在密赴遼東前,朕要見見他們。」
「還沒有。」
王承恩垂首道:「許是這兩日就會呈遞進京,司禮監這邊收到,會第一時間呈遞御前。」
「嗯。」
崇禎皇帝應了一聲,就伏桉忙碌起來,要做的事情太多,要處理的朝政太多,哪怕有內閣分擔不少,可有不少事情,是需天子定奪的。
現在大明的維新幼苗,算是被崇禎皇帝小心的培育出來,想要叫這顆幼苗成長,還要不斷地澆水施肥,還要避免被人連根拔起。
「皇爺,內閣首輔韓爌求見。」
處理了十幾封奏疏,殿外候著的宦官,走進殿內稟道。
「宣。」
崇禎皇帝放下御筆,將那些奏疏推到一旁,「王伴伴,將這些奏疏發到司禮監,按批示送到各處。」
「喏。」
王承恩忙上前拿起奏疏,便轉身朝殿外走去,和走進殿內的韓爌打個照面。
「韓卿,此次進宮覲見,所為何事?」見韓爌過來,崇禎皇帝端起茶盞,呷了一口,神情澹然道。
「啟稟陛下,是為春闈一事。」
韓爌拱手作揖道:「時下已是正月末,禮部這邊多次呈遞奏疏,要儘快擬定此次春闈……」
把春闈給忘了。
崇禎皇帝放下茶盞,雙眼微眯起來,三年一屆的科舉,也到了在京召開會試,遴選相應學子的時候了,會試結束後,所選中的那批讀書人,還要參加殿試。
對大明的讀書人來講,科舉就是魚躍龍門的存在,這代表著他們是否能改變命運,邁進大明仕途。
「這件事情啊,就著內閣來辦吧。」
崇禎皇帝想了想,看向韓爌說道:「叫徐光啟主抓吧,禮部這邊協辦,韓卿負責舉薦些大臣吧。」
「臣遵旨。」
韓爌作揖道。
對科舉這件事情,崇禎皇帝不想改變什麼,畢竟就算現在改,那隻會引起很多風波,既然是這種情況,那就索性先這樣推行吧,不過春闈的主考官,卻不能讓韓爌他們擔任。
畢竟兩榜進士一旦定下,那這些人就算認該屆主考官為座師,大明官場的門生故吏之風氣,還是比較嚴重的。
「科舉不是小事,韓卿要重視起來。」見韓爌神態有些不自然,崇禎皇帝微笑著說道:「好啦,若沒有其他事情,就先退下吧,朕還要處理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