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一夜的大雪,讓紫禁城披上一層銀裝,旭日東昇,陽光鋪灑大地,在琉璃瓦的對映下泛著金光。

寒意是愈發逼人了。

東暖閣。

“陳卿從天津秘密歸京,一路辛苦了。”

崇禎皇帝坐在羅漢床上,看著消瘦不少的陳延生,面露關切道:“卿家和先前相比消瘦不少啊,在天津的壓力很大吧,要照料好自己,別什麼事情都自己扛著,遇到難事,就向朕呈遞奏疏。”

“能為陛下分憂,為社稷慮,乃臣的本分。”

陳延生從羅漢床上站起,拱手作揖道:“陛下對臣的支援夠多了,倘若臣不能在天津那邊,多做出一些成績來,就辜負陛下的期許了。”

“快坐。”

崇禎皇帝伸手道:“這東暖閣就咱們君臣二人,外朝的那套規矩就不必了,朕也開門見山了。

天津形成的發展勢頭,朕心裡很滿意。

堅持開海通商,不僅帶動天津本土的發展,還間接推動著北直隸的改變,這是朕最想看到的。

特別是天津所設海關,徵收上來的關稅額度,能有那樣的成果,是朕所沒想到的,這也堅定了朕的決心。”

“天津能有今日的改變,全是陛下英明決斷所致。”

陳延生微微欠身道:“臣初任天津知州時,對開海通商一事,心裡並沒有多少底氣,畢竟大明先前沒那般走過。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所聚天津的歐羅巴各國海商增多,依託對外這一口岸,所形成的繁華海貿產業,讓臣漸漸明白,開海通商對大明所產生的積極效應。

陛下,天津海關所徵收的關稅額度,是否要押解到京城,補充進……”

崇禎皇帝擺手打斷道:“不用,繼續留存天津地方財政,用以各項規劃建設中,天津能有當前勢頭不容易,要給朕保持好。

特別是圍繞北直隸境內,所籌建的馳道建設、水利建設,還需要依靠天津的支援,這是很重要的事情。

天津的這筆海關關稅銀子,若是從地方押解進京,增補進太倉這邊,的確能幫朝廷分擔部分壓力,但這樣天津的發展,北直隸的謀畫,就會相應受到影響。

這是朕所不願看到的。

朝廷的財政壓力,由朝中那幫大臣去扛,去分擔。

畢竟就算是到現在,還是有不少的人,質疑和反對天津開海一事,朕知道他們心裡是怎樣想的。”

對發掘出陳延生這樣的良才,崇禎皇帝的心裡很是滿意。

本以為在天津撤衛設州,讓陳延生前去主持,能取得一些階段性的勝利,就算是很不錯的了。

沒想到陳延生這位天津知州,所帶來的驚喜很多,不僅把天津發展好了,還幫助崇禎皇帝分擔不少擔子。

大明其實並不缺少良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