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喏!”

國稅處的一眾官吏,當即拱手作揖道。

“大家都不要吵鬧,攜帶本銀的,來此兌換本票,然後再持本票,到債券發售點,可購買不同年限,不同份額的戰爭債券。”

“大家都聽好了,戶部所轄國稅處,對外售賣的戰爭債券,到期兌付,必須本人,持本票,到指定地點進行兌換……”

“隊伍中持有匯通票號,所開具銀票者,不必排隊檢校,可直接來債券發售點,由匯通票號的人檢校……”

此時的順天府衙前,數十名國稅處的官吏,各司其職,負責著各自的事宜,先前排起的幾條長龍,在出現短暫混亂後,又再度恢復平靜。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垂手而立的管紹寧,看著眼前所聚人群,有些失神道:“怎會出現這般多的人,這跟預想的不一樣啊。”

“的確。”

孫傳庭皺眉道:“京城這邊,對朝廷所開售的戰爭債券,似乎熱情很高漲,這的確有些超乎本官的預料了。”

眼前所排起的長龍,所聚集的那些人,無一不在宣示著,這對大明很是新穎的債券,似乎受到很大的追捧。

一個以田產為錨定物,對外售賣的戰爭債券,到期不能兌付本金利息,可憑本票兌付田產,且利息相對較高。

但凡是家境優握者,都會心動的。

畢竟京畿治下的田產,本就是極為保值的傳家寶,很多人雖然不清楚,戰爭債券背後的效應,可是田產卻是實在的啊!

崇禎三年的大明,雖說公信力受到一些損耗,可是還遠沒有到崇禎十幾年那般,變得一文不值。

再者說遼東和山陝等地,在這些時日間,雖說產生的起伏較大,然所產生的積極效應,也增強了京城各個群體的信心。

而藏在這人流之中,縱使是孫傳庭和管紹寧二人,都不清楚的,其實是一些人,在背後想要達成的目的。

“國丈,咱們的人都去了,順天府衙那邊熱鬧極了,這次咱們匯通票號,所撥一百萬兩銀子,購買的戰爭債券,都是十年期的。”

“公爺,咱英國公府的人,購買到十萬兩戰爭債券,不過只有一部分,是十年期的,其他多是五年期的。”

“王公公,咱大內行廠這邊,所持內帑銀子,購買到那批預定的債券了,多以兩年期,三年期為主。”

“侯爺……”

在順天府衙熱鬧非凡的背後,彼時在京城各坊治下,跑動著很多的人,他們將那邊的訊息,傳到他們背後之人。

一千萬兩的戰爭債券,內帑預定兩百萬,匯通票號預定一百萬,僅剩下七百萬的債券份額,對於這座窖藏諸多銀子的京城而言,其實根本就不夠吃的。

在小農經濟下的大明,之所以會窖藏著諸多銀子,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就是缺少堅挺的金融產品。

如果說有朝廷來做背書,且能打消掉民間的種種顧忌,對待能獲得效益的專案,那還是會有很多人,願意掏出銀子購買的。

這幾日,對崇禎皇帝所看重的管紹寧來講,那註定是極為不平的時期,因為他先前的諸多舊觀念,都將會被逐一的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