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李邦華歸京(第2/2頁)
章節報錯
說是,也算是。
說不是,也不是。
不過大明財相畢自嚴,跟一些東林黨人,私底下交情不錯,這個是沒有錯的。
大明有此複雜特殊的情況,錯的不是這個時代,錯的是黨爭風氣的影響,使得步入仕途的官員,喜歡以派系來分,好行抱團取暖之事,畢竟誰都不能保證,在這官場上,一直都能順風順水。
……
外朝這邊紛擾不斷,不過卻沒影響到內廷。
彼時的乾清宮。
“李卿,先前涉及山西之事,你坐鎮處置的很好。”
崇禎皇帝面露笑意,看向眼前的李邦華,說道:“若非有你們在山西,恐不知還會生出什麼亂子。
就肆虐的流寇勢力,一旦知曉山西之亂,那必然會大舉侵掠山西,到時整個山陝之地,必將亂成一團啊。”
“陛下謬讚了,這些並非臣等之功。”
李邦華作揖行禮道:“若非有陛下之決心,恐整頓山西官場,不會取得當前的成效,山西也不會盡快平亂。
只是陛下…在山西那邊,所追查的地方官較多,縱使是吏部這邊,增補不少官員,以補上空缺,可山西……”
聽著李邦華所講這些,崇禎皇帝便知曉李邦華的心裡,在擔心一些什麼,畢竟當前陝西那邊,是那樣惡劣的局勢。
一旦說有大批流寇叛軍,侵掠進山西境內的話,恐針對流賊的平叛勢頭,就將會變得更為被動。
這也是李邦華先行歸京,而劉鴻訓暫留山西,處理掃尾事宜的原因吧?
山西這次鬧的動靜很大,牽扯到的層面很多,甚至治下的晉藩、代藩一事,還沒有得到有效解決。
張之極雖說兼領理藩院尚書,不過有很多事情,並非是特設一個新衙署,就能立時得到解決的。
特別是現階段的山陝兩地,那種複雜特殊的局勢,真要是一股腦把事情都做了,那是會發生大麻煩的。
想到這裡的崇禎皇帝,看向李邦華,開口道:“先前為確保北直隸安定,朕特設直隸巡撫,罷黜宣府、保定、順天等巡撫職。
這勢必會影響到山西的一些層面。
所以朕打算更換山西巡撫,叫劉鴻訓這位軍機處大臣,兼領山西巡撫,坐鎮山西平穩局勢,掃平各府縣的匪賊,治理好整個山西。”
“陛下…臣以為此議可行!”
李邦華忙作揖道:“就山西治下各府縣,當前這種複雜局勢,朝廷的確需要譴派重臣坐鎮。
然譴派的重臣,必須熟悉山西情況,不然沒有把握好方寸,恐整個山西境內,又將會引起新的風波。”
奉旨趕赴晉地查案,期間所經歷的種種,叫李邦華見到了很多,也叫李邦華想了很多,這間接也叫他改變一些。
見自己的想法,李邦華非但沒有反對,相反還很支援,崇禎皇帝略有詫異,不過心裡想了想,也就明白是怎麼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