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前,皮島,遼南,天津,登來,山東這些地方,都肩負著各自的職責啊。”

崇禎皇帝伸手指向遼東,皺眉道:“叫遼前和遼南兩地,逐步變成練兵地,叫李自成流竄建虜轄區,叫天津、登來等地,逐步變成戰備馳援區……

若是這一整體佈局,能夠真正形成,那才能鉗制住建虜,對草原和朝鮮的攻略。

沒有真正征服草原和朝鮮,那皇太極就會有後顧之憂,這樣攻打大明的頻率,包括出兵的規模,才會相應降低。

要是在此期間,能夠將朝鮮這個藩屬國,拉回到大明的陣營,那甚至都能謀劃借道朝鮮的佈局。”

憑藉先知先覺的認知優勢,叫崇禎皇帝針對建虜在遼東的叛亂,並不侷限於某種平叛方式。

多方位的海陸聯合作戰,持續性的放建虜的血,延緩建虜對外擴張勢頭,挑起建虜內部矛盾,這才是王道。

既然短期內滅不掉建虜,那索性就把平叛期限拉長,一年一個平叛預期,磨,也磨死你個狗日的!

就時下的遼東局勢,崇禎三年所定預期目標,都已然超額完成了。

特別是將祖大壽、吳襄調離遼前,叫孫承宗坐鎮遼前,這叫群龍無首的遼東將門,陷入到混亂無序的態勢下。

論玩權謀算計,神州是這方面的祖宗。

只要崇禎皇帝不缺銀子,不缺糧食,那叫孫承宗、劉興祚、李自成、袁可立他們,沿著自己的構想自由發揮,針對遼東的整體局勢,必然能迎來新的改觀,不過這一切也需要時間去驗證。

“說來說去啊,還是錢糧啊。”

崇禎皇帝盯著眼前的輿圖,感慨道:“這個拯救大明的計劃,能否逐一的落定,依舊在基本盤這邊。

沒有錢糧,一切謀劃都是空想。

若是山陝等地的流寇叛亂,能給他鎮壓下來,就算趕出大明,叫他們禍害草原,那這盤棋就算全活了。

高迎祥、張獻忠這幫傢伙,一個個都是流寇習性難改,若真能從步卒流竄,變成馬匪流竄,去攪和蒙古各部,擾亂草原秩序,那北疆遭受蒙韃侵掠的頻率,應該也能降低不少。”

崇禎皇帝所謀定的拯救大明計劃,是一個聯動性極強的複合棋局,一環扣著一環,哪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就會影響到整體佈局。

這要求諸多的重要位置,都必須要能倚重的良臣悍將扛起,就目前的態勢來看,那些英傑做的都很好。

大明文官群體想要折騰,就叫他們盡力的折騰吧,但凡是敢把小心思,放到破壞所謀之事上,那崇禎皇帝必然給予堅決打擊。

既然黨爭風氣較難扳正,那崇禎皇帝就留在京城,跟你們慢慢的玩,至於延伸的諸多謀劃,這交由諸多英傑去做,去調。

“真是越來越有意思了。”

崇禎皇帝深邃的眼眸,閃爍著精芒,開口道:“只要大明財政沒問題,那圍繞這些謀劃部署,必然是能取得相應成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