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分歧(第2/2頁)
章節報錯
畢竟時下的國朝,是怎樣一種情況,想必諸公心裡都是清楚的。
縱使想要攤派三大餉,或者增加田賦,以此緩解財政壓力,那肯定是不現實的。
時間上來不及。
但是有了這個債券,來作為暫渡危機的替代品,事情就不一樣了。
榷關重開一事,國稅處負責的關稅,這些若是能夠有效運轉起來,每年少說能幫助國庫增收,四百萬兩銀子。
這還是最少的……”
“特設國稅處一事,本就在朝引起不小爭議。”聽到此處的韓爌,皺眉打斷道:“現在又多一個債券,恐之後……”
“韓元輔,我們內閣就是為君分憂的。”
徐光啟此時上前道:“引起爭議,歸引起爭議,但事情不能不辦,本輔倒是覺得畢閣老說的沒錯。
有些事情,我們不要想的那般複雜。
難道只有我們難嗎?
陛下就不難嗎?
想想從建虜進犯關內以來,國朝出現多少事端?這些事情,有那些不是陛下在分心去管?
包括軍機處那邊,外設出去的前指,一應參與平叛的營校,這部分的糧餉,可都是內帑直接調撥的,從未用過戶部一兩銀子啊。”
徐光啟的一番話,叫韓爌心裡有些不喜,說到底,他是內閣首輔,現在責任內閣出現了,群輔的權力也增加了。
“諸公,諸公,本輔看此事就不必再爭吵什麼了。”
錢象坤面露笑意,走上前說道:“債券一事,陛下的態度是明確的,我等在這裡爭吵什麼,其實沒有什麼意義。
眼下要做的,就是將分內之事做好,至於發售債券之事,應由國稅處那邊,先行擬定出章程才是。”
一個意見統一的內閣,並非是崇禎皇帝所想要的,畢竟這一任期的內閣,所肩負的就是維穩,不叫諸多的煩心事,堆到他的御前,以此影響他所做的諸多謀劃。
韓爌這個內閣首輔,還是有能力的,但是吧,出身舊官僚群體,所站的跟腳,必然是傾斜於他那一方的。
韓爌只是大明的大臣,並不是賣給大明瞭,所以在一些時候,難免就會有搖擺不定的情況。
而溫體仁、畢自嚴、徐光啟他們的作用,就是在一些特定的時期,能夠叫崇禎皇帝的決斷,在內閣這邊明確下來。
“若是沒有其他事宜,那本輔就先行離去了。”徐光啟見狀,拱手一禮道:“時下倉場和農科這邊,還有些事情需本輔來斷。”
“那本輔也先行告退了。”
畢自嚴想了想,開口道:“雖說有債券一事,但有些事宜,還是要再商榷下,以確保各處的安定。”
看著離去的二人背影,韓爌這心裡有些不是滋味,在發售債券這件事情上,他想要言明的主張,並沒有在內閣得到認可和共鳴,只怕這件事情要按照天子所想,去逐一的落實下來。
儘管這的確能幫助朝廷,渡過眼前的財政危機,但直覺告訴韓爌,事情肯定沒有所想的那般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