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爺,駱養性求見。”

王承恩前腳離開,殿外候著的宦官,後腳就走進東暖閣,向崇禎皇帝作揖行禮。

方才崇禎皇帝的憤怒之言,叫侯在殿外的宦官,大漢將軍等,一個個都提心吊膽起來。

天子這般憤怒,定是出了大事。

‘山西民亂要處理,京畿折騰出的事情,也要處理。’

崇禎皇帝聞言,冷著臉,心裡暗暗思量起來:‘說到底,一個個都想爭權奪利,都想撈取好處。

地方要震懾。

朝廷要震懾。

兩者都必須要做好,不然等到崇禎三年的災情發生,還不知會爆多少雷,那維穩大明的謀劃,就落空了。’

從萬曆朝開始,一個國本之爭,叫大明的黨爭風氣,就一直延續下來,使得皇權受到了脅迫。

若是不借勢打擊某些群體的囂張氣焰,就黑暗混亂的大明官場,真不知道會發生怎樣的事情。

“宣!”

崇禎皇帝冷冷道。

要說這駱養性,還要好好敲打。

先前自己叫錦衣衛負責追查白蓮一事,駱養性是記住此事了,表明錦衣衛會辦好此事。

不過他卻沒有帶隊離開京城,趕赴河南、山東等地,卻派遣李若鏈、吳孟明前去負責。

對駱養性的小心思,崇禎皇帝再清楚不過了。

無非就是不想輕易離開京城,不想離開自己的視線,這樣他錦衣衛指揮使之位,才能坐穩當。

然崇禎皇帝若真想換錦衣衛指揮使,不管崇禎皇帝做的再多,那說換就給換了。

身為天子親軍,換個聽話有用的指揮使,還是能輕易辦到的。

之所以沒有換,是崇禎皇帝覺得駱養性這把刀,還沒被自己榨取幹應有的價值,簡單的殺,或者圈禁,毫無意義。

“臣…駱養性,拜見陛下!”

看著恭敬行禮的駱養性,崇禎皇帝神情冷然,沒有理會。

天子這般的態度,叫駱養性的心裡,難免不安起來。

“你應該聽說了吧。”

崇禎皇帝端起茶盞,呷了一口,盯著駱養性,冷冷道:“朕處理安置災民事,可京畿一帶的糧價、布價等飆升。

總有那麼一幫蛀蟲,趁著國朝困頓之際,想斷了大明的根,想以權謀私,趁機發國難財。

先前朕大張旗鼓的抓捕八大賊,一應罪囚悉數押解進京,查抄他們的贓銀。

可這依舊沒有叫有些人,變得警覺起來,叫他們心裡生出敬畏。

朕這次叫你過來,兩件事情,一個將李如楨和八大賊併案處置,朕要他們都凌遲處死。

一個將暗地裡哄抬糧價的賊人,都悉數查明清楚,給朕朝此案上靠攏,不管涉及到誰,該抓就抓。

哪怕是涉及到在京勳戚,也一樣!

你知道該怎麼做嗎?”

駱養性:“……”

崇禎皇帝所講之言,叫駱養性感到巨大的壓力,天子這也太狠了吧,若是自己接下此事,真按著天子的意思來辦,那得罪的人豈不太多了?

勳戚都能被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