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有個窩裡橫的典範,那便是多數的文官,敢於和天子對著幹。

哪怕是被廷仗,被砍腦袋,在他們操控的輿情下,亦能贏取名望,名留青史,成為楷模。

畢竟大明天子能殺一人,能殺數人,這的確是天子威儀所在。

但是大明天子,能夠將成千上萬的讀書人,包括他們的家眷,全都給殺了嗎?

大明雖無與士大夫共治天下之名。

卻有與士大夫共治天下之實。

離開了讀書人,被士紳、大小地主等特權群體背離,那天下豈不就大亂了?

直到大明衰敗覆滅,韃清開始逐鹿天下,以少數派統御神州,整個境遇都發生改變了。

水太涼…何其嘲諷啊。

韃清遇到事兒,那是真敢亮刀子。

縱使是大明抗稅最兇猛的江南地,在韃清問鼎神州後,那是真敢成批成批的殺啊。

最具骨氣的那批群體,在抗擊韃清的途中,慘遭屠殺。

而活著的那些人,面對這樣布武之勢下,一個個都磕頭當奴才,叫爺輕些殺。

“陛下,自戶部呈遞開海事奏疏後,朝野間就引起不小的風波。”

駱養性微微欠身,恭敬的說道。

“僅錦衣衛查明的情況,在京的不少清流,甚至國子監的監生,都抨擊起此事,說此乃……”

翻閱奏疏的崇禎皇帝,見駱養性停了下來,挪開眼前的奏疏,看向駱養性說道:“說什麼?

禍國殃民?

取死之道?

還是其他什麼抨擊之言?”

“臣不敢言!”

駱養性聞言,忙行跪拜之禮,作揖應道。

“叫囂的最厲害的那幫人,有多少是江南那邊的?”

崇禎皇帝放下奏疏,端起茶盞,呷了一口,說道:“朝中反對聲音,最厲害的那幫大臣,又有多少是江南籍貫的?”

“超過五成。”

駱養性不假思索道:“剩下的那些人,不少的師承,或座師,亦是江南籍……”

“朕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