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在崇禎朝辦成一些事情,沒有相應才能的官吏,且未形成規模的話,根本就開啟不了局面。

各地災害頻生、土地兼併嚴重、皇權不下鄉的背景下,國朝於賦稅方面的掌控被持續削弱,任何一項關係國計民生的改動,都會造成嚴重的麻煩。

三年暫穩期,崇禎皇帝要構建培養‘帝黨’這一政治群體,成為制衡朝堂、推動新政改革的中堅力量。

帝黨的政治群體,可以來自大明的五湖四海,出身勳戚、權貴、士紳、地主、寒門都行。

不過想被挑選進帝黨之列,除了要有才能和忠誠外之,要麼年輕,要麼仕途不順。

年輕,代表接受新鮮事物或新思想的能力強。

仕途不順,代表能沉下心來,接受新的理念,並一點點誘導改變。

“閻相公不必這般緊張。”

王承恩面露笑意,看著身體緊繃的閻應元,邊走邊說道:“此次皇爺召見,是點名要見你的。

到了乾清門那邊,皇爺詢問什麼,閻相公回答什麼就行,不過咱家教你的宮中禮儀,定不能忘了。”

“勞煩王公公了。”

閻應元輕呼一聲,擠出一抹笑意,開口道:“學生現在已經好多了,宮中的禮儀,學生都謹記在心。”

見閻應元恢復了不少,王承恩的眸中閃過一絲讚許,雖說他並不清楚,自家皇爺為何會知寒門出身的閻應元,但就閻應元的表現,還是挺不錯的。

若是尋常的生員,無故被特召進宮,去面見當朝天子的話,那隻怕整個人都嚇傻了吧。

看著眼前的乾清門,王承恩的腳步不由得加快,這幾日自家皇爺不是在文華殿,就是在軍機處,處理著各項朝政,就算是夜深了要歇息,也沒有回後宮,就在乾清宮休息。

雖說待在自家皇爺身邊,所服侍的時間並不長,每天都要往返司禮監、內廠、幾處皇莊等地,做皇爺交代的事情,但是王承恩明顯能感受到,外朝這邊的局勢,在一點點的恢復平靜。

“皇爺…您歇息下,喝盞茶吧。”

韓贊周面露憂色,捧著一盞茶,看著伏桉忙碌的崇禎皇帝,勸道:“您都處理十幾本奏疏了,也該歇歇……”

“真是夠囉嗦的。”

崇禎皇帝擱下硃筆,皺眉說道:“朕的身體怎樣,朕難道不清楚嗎?不用動不動就勸朕,拿來吧。”

“是,皇爺龍精虎勐,但該歇息還要歇息。”

韓贊周笑著遞上茶盞,說道:“這些時日,皇爺日夜操勞,累了便就寢在乾清宮,奴婢……”

喝著茶水的崇禎皇帝,聽著韓贊周所講之言,心裡暗暗感慨,難怪歷代天子,對身邊的近侍,都這般寵信。

在封建帝制下,誰待在皇帝身邊最長,那不就是這幫被閹割的太監宦官,這長時間相處下,只要會說話,懂得察言觀色,肯定信任更多些。

“奴婢王承恩,拜見皇爺。”

在崇禎皇帝感慨之際,王承恩的聲音,在殿外響起:“奉皇爺旨意,通州生員閻應元,進宮覲見。”

‘抗清三公的閻應元,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