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崇禎二年的第一大桉,崇禎皇帝必須要給袁桉蓋棺定論,這對他此後統治天下,制衡朝堂,撥亂反正,起到決定性作用。

受累年黨爭的影響,尤其是在天啟朝持續發酵後,大明官場的不少官員,以及清流和讀書人群體,都養成了一個臭毛病。

養望!

不管自身能力怎樣,是否能肩負起那份職責,但只要自身的名望無缺,又保持清廉的形象,那官運就差不了。

至於底層百姓的死活,吏治腐敗與否,階級矛盾是否激化等等,這都和他們沒有任何關係。

說到底,他們就是給大明江山打工的,名利得到了,至於大明江山究竟怎樣,有大明皇帝操心呢,關他們什麼事情。

“韓繼思,自即日起,都察院由你暫理。”

看著手忙腳亂的錦衣衛,忙著收斂袁崇煥的時候,崇禎皇帝冷然的目光,看向呆站在原處的眾朝中重臣,擲地有聲道:“關於內閣明發的上諭,所涉及的一應事由,皆由都察院具體操辦!”

時任都察院右都御史的韓繼思,驟然聽聞天子所講,立時就感受到無數目光,朝自己匯聚過來。

在左都御史劉宗周,被天子當眾撤職,並叫錦衣衛移交刑部之下,他暫理都察院,那要不了多久,按照規矩就會晉升為左都御史,署理都察院事。

當然也不排除崇禎皇帝,會從朝中另選大臣,出任空缺的左都御史之位,至於是哪種情況,就看他韓繼思如何做了。

心思有些雜亂的韓繼思,感受到了巨壓,袁崇煥雖死,且在臨死之際,認下了自己在錦衣衛詔獄,所交代的種種罪名。

但先前袁崇煥在大明的名望,那不是一般的高,各地給袁崇煥修建生祠的,那同樣也是不少。

這差事可不好辦啊。

“臣…領旨!”

在崇禎皇帝的注視下,韓繼思走出朝班,低首朝自己走來,拿著朝笏的手,明顯微顫了幾下,但最後還是拱手作揖的應下。

“內閣的人,軍機處的人,都跟朕去文華殿!”崇禎皇帝一甩袍袖,冷冷的說道,在不少大臣的注視下,轉身朝乾清門走去,撩起裙襬坐到龍輦上,便在王承恩等太監、宦官的簇擁下,朝文華殿方向而去。

袁崇煥的自裁謝罪,叫崇禎皇帝先前所謀的一些事情,沒能當著袁崇煥的面,好好的講出來。

但是藉著袁崇煥之死,及袁桉定下調子,針對外朝的調整,也是時候順勢做出了,朝堂的亂局,也該結束了。

坐在龍輦上的崇禎皇帝,閉目養神,任由說說寒風吹來,此時的他,精神很是振奮,折騰這麼長時間,終於要對外朝下手了。

按照崇禎皇帝的構想,外朝的一應衙署,包括內閣在內,都必須進行一番調整,叫一批務實的官員,不管是出身什麼派系,能掌握相應做事的權柄,並賦予相應的壓力,這樣才能叫朝堂內耗的勢頭,給他壓制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