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定局(第1/2頁)
章節報錯
以孫傳庭為首的帝黨,在西市公開處決,被抓的那批罪囚,行絞刑,曝屍十日,極大的震懾了朝堂。
朝中的眾多大臣,包括在京勳戚, 及眾多士紳、商賈等,在這次的絞刑曝屍下,都見識到崇禎皇帝的厲害!
“這孫伯雅做事就是乾脆利落,頗有能臣之風。”
崇禎皇帝倚靠在龍椅上,看著所拿奏疏,似自言的說道:“若大明能多一些, 像孫伯雅這樣的能臣, 又何以至此這般呢?
孫伯雅應多添些擔子, 來替朕分憂。”
垂手而立的溫體仁,聽聞天子所講之言,雖臉上沒有變化,但是這內心深處,卻變得極為複雜。
天子的手段太老辣了。
一場西市絞刑曝屍,極大的震懾了朝堂。
甚至於此時此刻,這朝中的大臣,就沒有人再提,被錦衣衛抓走的李如楨等人,一切都重回平靜。
“溫卿啊…朕交給你的差事,辦的不錯。”
崇禎皇帝合上奏疏,看向溫體仁,開口道:“能叫袁可立就任山東巡撫,孫元化就任登萊巡撫,雖說這過程長了些,但是目的達到了就好, 只怕溫卿為了這件事情, 費了不少心思吧?”
“能為陛下分憂, 乃臣之本分和榮幸。”
溫體仁姿態放得很低, 作揖道:“若是沒陛下之威儀,震懾朝堂,此番吏部增遞奏疏,想達成此事,臣恐不能辦好此事。”
礙於大明特殊的和完善的官制體系,儘管崇禎皇帝能直接越過吏部,擢升袁可立、孫元化,出任山東巡撫和登萊巡撫。
只是這樣一來的話,不僅崇禎皇帝對遼東佈局的謀劃,會叫不少朝臣參悟到,繼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比如遼前來上一場不大不小的兵變,用現實去脅迫朝廷,以逼迫崇禎皇帝,不改變對建虜的方針。
畢竟改變對建虜的方針,就代表著向朝廷要糧餉,就給糧餉的時期,便宣告結束了。
若是立在遼前的金山,就這樣被攔腰截斷的話,那對既得利益群體, 又怎會輕易的答應呢?
這遼東將門要是無恥起來,什麼事情做不出來?
更別提類似遼東將門這種勢力,在大明九邊重鎮,可不是什麼個例啊,依附在大明身上的蛀蟲,何其多!
再者說朝中不長眼認死理的傢伙,同樣也不少,就算殺一批,還會長一批,崇禎皇帝若是真的越過吏部,直接擢升袁可立和孫元化,那他們肯定死盯著不放。
畢竟大明的高官位置,就那麼多,被人半道截胡,肯定就擋著自己的路了,再牽扯到利益的話,肯定各種手段都會用上。
到時袁可立和孫元化赴任後,治下出現任何小的問題,都會被無限放大,並死揪著不放的。
“行啦,這些話就不必再說了。”
崇禎皇帝擺手道:“該是你的功勞,就是你的,這點你就不必自謙了,先好好在軍機處當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