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笑道:“看來也是個不安分的主,皇后就好生養胎,替朕生個壯碩的皇子,日後幫助烺哥兒治理天下。”

在醫療環境惡劣,衛生意識極差的大明,縱使是在大明皇室,所誕的那些子嗣,都沒有絕對的把握,說能安然長大成人的。

先前一直忙著處理朝政,崇禎皇帝忘了這一茬,這次為攪渾朝局,難得回坤寧宮這邊,來跟周皇后交談,叫他響起了這些。

看來是時候和太醫院的那幫太醫,好好聊聊醫療環境這些事情了。

雖說崇禎皇帝並不懂醫術,尤其是中醫奧妙,但是像常規消毒、預防病菌這些健康常識,他還是瞭解一些的。

另外傳承久遠的中醫,能探索出外科那些專業領域,相信能開闢出新的天地,牢牢把持著醫學的話語權。

在多災多難的大明,能將這些理念傳遞開來,那能少死多少人啊,畢竟每逢大災,必生大疫。

見崇禎皇帝陷入沉思,在旁站著的周皇后並未打擾,因為她明白,自家夫君定然是在思慮國朝大事。

“皇爺…外朝出現一些事情。”

本在司禮監坐鎮的王承恩,此時匆匆走來,手裡拿著幾封奏疏,還沒來到崇禎皇帝跟前,就喊了起來。

這叫陷入沉思的崇禎皇帝,回過神來,一旁的周皇后,上前抱走朱慈烺,便朝擺放的桌椅處走去。

‘每個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位善解人意、識大體的女人啊。’

見到此幕的崇禎皇帝,心裡不由得感慨起來,在見到王承恩跑來,崇禎皇帝撩了撩袍袖,說道:“王伴伴,什麼事情,叫你這般驚慌?”

王承恩雙手捧著奏疏,恭敬道:“皇爺,這是司禮監篩出的幾封奏疏,有韓元輔的,有王樞輔的,還有都察院、六部的,皆是上奏疏,勸諫皇爺,放李如楨出詔獄的。

另外司禮監那邊,還有很多從通政司轉遞的奏疏,甚至不少科道的言官御史,都跑到午門那邊去了。”

“除了李如楨外,還有別的人嗎?”崇禎皇帝並沒有接這幾封奏疏,看向王承恩說道:“眼下京城這邊的秩序怎樣?”

“除了放李如楨外,還有幾名言官御史,不過這些都不是主要的。”

王承恩說道:“據內廠瞭解到的情況,京城治下各坊,一些商鋪都關張歇業了,不過有便民鋪在,並未造成太大影響。”

“全部留中吧。”

崇禎皇帝撩了撩袍袖,叉腰道:“這是向朕示威來了,可惜朕不吃這一套,被你們押走的李如楨等人,要好生看押,不能出現任何問題。

另外這幾日,司禮監所接通政司奏疏,凡是規諫奏疏,不必奏請朕,悉數留中就是了,不過要理清楚後登記。

派人去順天府衙那邊,告訴孫傳庭從快辦理該辦之案,對朱純臣傳口諭,該做的事情要儘快做。”

“喏!”

大明的意識形態,經常年來的黨爭影響,早就發生了扭曲,這對崇禎皇帝來講,是不好的,他要用自己的方式,一點點板正回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