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一門兩封爵(第2/2頁)
章節報錯
等日後掌握住大局,真正穩定住大明,像朱純臣他們,真要做出什麼過分的事情,奪爵也不是不行的!
畢竟太祖高皇帝他們,的確沒少封爵,但也沒少奪爵。
“臣叩謝天恩!”
張之極情緒有些激動,忙跪倒在地上,行跪拜之禮,向崇禎皇帝表明自己的態度,自己的嫡長子張世澤,這般得天子寵信,承繼世襲罔替的忠勇伯,那也代表著自己承襲英國公之爵,斷無任何意外了。
這對張之極來講,是非常重要的。
“起來吧,朕的心有些亂。”崇禎皇帝擺手道:“就叫龐天壽代表朕,去英國公府協助你主持喪事吧。”
崇禎皇帝心裡清楚,自己要敕張世澤伯爵,授金書鐵券,此事一旦在朝堂上傳遞開來,必然會引起不小的轟動。
不過這恰恰是他想要的效果。
眼下受袁崇煥一案的影響,牽連出這麼多的事情,造成了不小的風波,他就要以此來表明態度。
“韓贊周,將朕敕封英國公一脈的事情,傳達到禮部那邊,按制辦事吧。”在張之極走了以後,崇禎皇帝神情淡然,對韓贊周說道:“告訴禮部的人,這件事情必須要辦好,不然朕就以中旨敕封!”
“奴婢領旨!”
大明對敕封爵位一事,是有著嚴格的禮制流程的,就文官群體所把持著的禮部,要是真不想辦下來,那必然會生出很多事情。
但對崇禎皇帝來說,這英國公一脈,一門兩封爵的殊榮,必須要給,也算是給故去的張維賢,一個交代了吧。
同時也能透過這件事情,表明自己的態度,試探文官群體的反應,與此同時,還能吊起勳戚群體的胃口。
若是張維賢能為國朝盡心盡力,得到了這樣的殊榮,那他們是否也能得此殊榮,畢竟一尊世襲罔替的爵位,跟兩尊世襲罔替的爵位,那完全是不一樣的概念。
‘張維賢,雖說你算是政客吧,但該盡的責任和義務,你都盡到了。’空蕩蕩的東暖閣內,崇禎皇帝負手而立,心裡暗暗說道:‘文字遊戲,有些時候也是一種手段,這一尊忠勇伯,也算是英國公一脈應得的了。’
對張維賢的突然離世,叫崇禎皇帝明白了一點,隨著自己的到來,一些時間線,開始出現波動。
想要治理好上下襬爛的大明,他必須保持高度警惕,打破現有政局的態勢,讓一切都朝著他所謀劃的事情來走。
如果說不能這樣的話,那誰都不能確保,甲申之亂的慘劇,是否會提前降臨,這對崇禎皇帝來講,是絕對不能接受的。
與其被動的上山打游擊,站著整個天下最具政治含義的高度,統御這個龐大的封建王朝,想要達成自己的政治謀劃,那還是佔據著不小的優勢的。
只要能重整好北方格局,自己手裡能真正掌握一支規模龐大的強軍,那想要用鐵血的方式,來殺一殺南方的銳氣,斷然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想從根子上去解決大明財政的問題,就南方權貴、士紳、地主各個群體,所擺出的頑固表現,除了用這樣一種方式外,崇禎皇帝想不到第二種好辦法,畢竟那盤根錯節的利益關係網,不是因為誰就能主動瓦解掉的。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