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跟大明的文官群體鬥爭,就要有一個好心態,被譽為權謀天子的嘉靖皇帝,都用各種手段,來跟文官作鬥爭,有這樣的先例在前,崇禎皇帝又怎會心急呢?

畢竟當前的大明,論及處境,論及局勢,論及家底,都遠比不上嘉靖皇帝時期,所以他必須更有耐心才行。

若是能穩住大層面的局勢,制衡好朝堂各方勢力,那上山打游擊之謀,就藏在心裡便是了。

“這孫伯雅到底是老辣啊。”

在韓爌離開東暖閣後,崇禎皇帝放下手中的奏疏,笑道:“呵呵~朕果真沒有看錯他啊,這順天府交到他手裡,朕很放心。

選擇在這個特殊節點揮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叫遴選的那批新官吏,領著組建起的稅丁隊伍,接管各處,將一應舊官吏抓進順天府大牢,這做的好啊。”

在旁候著的王德化、高時明二人,見到自家皇爺這般高興,相視一眼後,便紛紛低下腦袋。

“王德化,你說此事要叫朝中大臣知道,會掀起風波嗎?”心情不錯的崇禎皇帝,看向王德化說道:“朕想聽聽你的想法。”

“回皇爺…應該會掀起風波吧。”

王德化向前欠身,邊想邊說道:“畢竟這崇文門稅關,牽扯到不少所徵稅收,只怕京城的勳戚、官紳,在見到張布的告示後,都會去找孫府尹吧。”

“那就要看孫伯雅如何應對了。”

崇禎皇帝敲擊著龍案,微微一笑道:“朕相信孫伯雅,這等小事他能處理好,不過朕也要替他撐撐腰。

高時明,你現在就出內廷,去順天府衙一趟,告訴孫伯雅,言朕心甚慰,若所遴選之官吏,能穩定住崇文門稅關局勢,則他們全部錄用。”

“喏!”

高時明忙拱手應道。

對待自己倚重的大臣,該撐腰的時候,就要撐腰,不能因為所謂的名望,就不想著替手下人解壓。

又想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天底下哪兒有這樣的好事。

“等等…順便再去九門提督府一趟。”

想到什麼的崇禎皇帝,伸手對高時明說道:“告訴孫祖壽,要是這期間有人敢鬧事,全部都抓起來,送進順天府大牢去,直屬崇文門稅關的稅丁隊伍,畢竟是新組建起來的,要給他們適應環境的時間,去吧。”

“喏!”

這麾下有一幫務實、肯做實事的能臣悍將,叫崇禎皇帝的心情很是不錯,若真是什麼事情,都靠自己解決的話,那就算是把自己累死,也解決不了大明的現狀。

眼下他所提拔起來的那些人,在各個領域都開始挑大樑,幫自己分擔壓力了,這是一個好現象。

文官也好,武將也罷,亦或者廠衛勢力,唯有圍繞著皇權而轉,那才能起到相互制衡、相互制約的作用。

被掰彎的大明風向標,也是時候該一點點撥正回來了,不然想處理擺爛的大局,無疑是逼張飛繡花。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