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文門稅關是京城稅收的總駐地,所在地崇文門,距通州直輸京城的東便門所在通惠河碼頭最近,京城內外城門所設稅收機構,皆歸崇文門稅關管轄,是京城有數的位卑權重的肥差。

“拜見陛下!”

畢自嚴、孫傳庭走進公事房,拱手作揖道。

“兩位卿家此來,所為何事?”崇禎皇帝故作不解,看向畢自嚴、孫傳庭說道:“可是有什麼要緊事?”

畢自嚴、孫傳庭相視一眼,在一番眼神交流後,畢自嚴上前道:“陛下,臣等此來,是為崇文門稅關一事。

孫府尹此前找到臣,言崇文門稅關雖所徵各項稅收,是我大明治下各處稅關之首,然內部卻存在各種混亂。

此為孫府尹與臣所想呈奏疏,還請陛下御覽。”

孫傳庭,朕果真沒看錯你啊,是個肯做實事的主。

這才遞條子多久時間,便付出實際行動,還將查明的結果,拿去說服畢自嚴,看來整飭崇文門稅關,勢在必行了。

“呈上來吧。”

感慨之餘,崇禎皇帝說了一句,在旁候著的韓贊周,忙將所接奏疏,恭敬的轉遞到自家皇爺手裡。

對崇文門稅關所徵稅收,每年都未突破十萬大關,崇禎皇帝就覺得很不可思議,大明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重心,京城上下更有百萬眾人口,就徵收這麼一點賦稅,怎麼想怎麼覺得不對。

甚至不用去特別調查,把底層邏輯想清楚,便知這崇文門稅關的正、副監督,及下轄的一眾官吏,必然跟京城的權貴、官紳私下存在利益輸送,拿著國朝的銀子,來中飽自己的私囊。

大明的財政收入崩潰,最根本的一點,不就是官官相護,官紳勾結所致。

倘若沒有這一根本原因,就依著大明幅員遼闊的疆域,哪怕是有頻發的災害,也不該出現收支失衡的。

在孫傳庭、畢自嚴的注視下,崇禎皇帝裝模作樣的翻看起來,針對崇文門稅關一事,他已經想好了整改措施。

不過這具體的事宜,崇禎皇帝不準備親手操辦,而交畢自嚴兼管,孫傳庭主管,打響整改大明稅收的第一槍。

這大明其他地方的賦稅,天高皇帝遠的,崇禎皇帝沒想著著急去插手,叫畢自嚴按部就班的推進就行,但是京城這邊,包括日後北直隸這邊,他都要插手去管的,既然是自己的基本盤,那就要好好的管管才行。

“兩位卿家,你們所呈遞的奏疏,朕看了。”崇禎皇帝放下奏疏,邊想邊說道:“朕沒有想到,一個小小的崇文門稅關,在天子腳下,竟存在著這麼多問題。

先前朕心裡還覺得,崇文門稅關作為我大明治下稅關之首,所徵稅收最多,不會存在任何問題,可細細盤查下來,卻不是這麼回事。

對此兩位卿家,心中可有什麼想法?”

想叫自己的整改措施,叫畢自嚴他們聽從,並嚴格按照此項推進,那就要辯證,叫他們對比出優劣性。

倘若崇文門稅關的所徵稅收,能從不足十萬兩關口,突破到一百萬兩關口,這對於國朝財政來講,無疑是非常解渴的。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