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朕連這點識人之能都沒有嗎?還是說,你們心裡一個個都覺得,論及識人之能,朕不及爾等呢?”

特設的九門提督一職,必須有孫祖壽來擔著,誰來說什麼,都不好使,這關乎到之後的籌謀部署。

在御駕親征戰勝進犯大明的建虜,凱旋歸朝的大勢下,他這個大明天子,若連這點決斷權都沒有,那以後還怎麼統御大明?

難不成要走先前的老路?

靠猜忌心強,任性而為去罷免內閣、部堂級大臣,來一次次的短暫解決朝堂爭鬥,但換來的卻是更為嚴重的問題。

大明的天子,是他崇禎,不是朝中這幫文官,靠著祖制,靠著禮制,一次次來倒逼著他後退。

將袁崇煥這般五花大綁大的豎起來,叫迎駕的這幫大臣看到,不僅是為擊碎袁崇煥文官的驕傲,也是崇禎皇帝砸向大明文官的一拳。

“孫卿~”

在一眾人等驚異、錯愕的注視下,崇禎皇帝叉腰而立,神情冷峻的對孫祖壽說道。

“臣在!”

孫祖壽忙抱拳應道。

“隨朕一同進城,若誰敢阻撓朕的九門提督,接管京城守備事,以謀逆論處。”

看著眼前這幫迎駕大臣,崇禎皇帝一字一句的講道,言語間透著殺意,這叫眼前這幫大臣,一個個神情微變。

在天子凱旋歸朝的背景下,若是他們一味地強撐著此事,那換來的下場,是他們所不能接受的。

謀逆論處,將會是天子給那些繼續規勸的人,所打上的標籤,將在史書上揹負罵名。

“天子起駕!!”

有崇禎皇帝的這般支援,孫祖壽底氣足了不少,在不少人的注視下,孫祖壽挎刀而立,朗聲喝道。

在王承恩的服侍下,崇禎皇帝翻身上馬,居高臨下的看著眼前的迎駕隊伍,眸中閃爍著精芒,緩緩地向前行進。

隨駕的京衛、勇衛營開路的開路,隨行的隨行,而方才所發生的一幕幕,叫隨駕的王洽、李邦華、朱純臣、祖大壽、陳繼盛等一眾人,那心裡都可謂是生出陣陣的感慨。

面對部分大臣的規勸之勢,崇禎皇帝沒有絲毫慌亂,甚至連怒意都沒表現出來,就極為平靜的解決了。

孫祖壽出任九門提督一事,天子的態度是堅決的,是不容有任何置疑的。

甚至在此之前,王洽、李邦華這些軍機處前指的大臣、參贊,都不知道天子委任了孫祖壽,去出任什麼九門提督一職。

在凱旋歸朝的背景下,崇禎皇帝悄無聲息的做出安排,叫孫祖壽率領忠勇軍各部,全面接替京城各門守備事,甚至自始至終都沒出現任何亂子,單單是這份魄力,就叫不少人覺得心驚。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