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大宋皇帝必須姓趙(第1/2頁)
章節報錯
原來玉臂匠金大堅和聖手書生蕭讓聯手,偽造了多份宋朝聖旨,傳給各路前來勤王的兵馬將領。
挑撥離間各路兵馬的關係,鼓上蚤時遷出手,將各路兵馬挑唆了一遍。
東路兵馬攻打南路兵馬,一路兵馬打二路兵馬,彼此之間互相不信任。
盧俊義、史文恭、韓擒虎、顏樹德四員麒麟大將在趁機出手,率領精兵突襲,將敵軍大亂,趁機斬殺敵軍主將。
各路兵馬互相不信任,互相猜忌,兵不信任將,將不信任兵,亂成一鍋粥。
結果被齊軍一一擊破,之後只需要在關鍵要道之地駐守一部分兵馬,然後在安排一些疑兵就夠了。
因而王倫能夠集中大量兵馬,設下埋伏,坑了种師道。
其實也不是說王倫和手下這幫謀士有多聰明,也不是种師道無能,而是大宋昏君奸臣,號令不一,內部不穩,才有所大敗。
汴京城內。
“你聽說了嗎?种師道勾結王倫,估計藏送大軍。”
“我聽說王倫和种師道、李綱三人有瓜分大宋,王倫為東帝,种師道為西帝,李綱為南王。”
“我聽說王倫要求官家封种師道為天下兵馬大元帥,李綱為丞相。”
汴京城中,上至達官貴人,下至販夫走卒,都在議論紛紛。
一下子風氣就變了,种師道和李綱兩人從救星變成內賊,遭到上下人等懷疑。
“可惡,可恨,這明顯是王倫的奸計!”
种師道有苦說不出啊,在府中氣得直跳腳,任憑他怎麼解釋,別人就算當面不說,也是用異樣的眼光看他。
李綱站在城頭上,周圍計程車卒都有意無意的離得比較遠了一些。
“離間計而已,不必理會。”李綱強裝鎮定的對身邊副將道。
謠言四起,趙佶坐不住了,任命孫傅為給事中,進兵部尚書,拜尚書右丞,改同知樞密院,凌駕於种師道和李綱之上,執掌汴京城中兵馬。
很明顯趙官家對种師道和李綱有些不信任了,不過還沒有將二人給免掉。
李綱和种師道這些坐不住了,兩人急得像是熱鍋上的螞蟻,那孫傅雖然算不得奸臣,也有一腔熱血,但是此人進士出身,先前歷任官職也是秘書監一類,標準的文官。
沒有經歷過戰爭,從未指揮過兵馬。
在他們看來,孫傅就是標準的書呆子。
“唉,當今陛下不信任你我,我等也是無奈啊。”
种師道感慨一聲,身為將領,最怕的就是從天子的不信任。
“種帥,當今天子十八歲登基,如今太子已經二十三四歲了。”
李綱猶豫了片刻,壓低聲音,他和太子趙桓還有有些交情,算得上是太子黨的人。
“嘶~那天下反賊打著陛下昏庸,奸臣當道為名作亂。若是新皇即位,誅殺奸佞,重用忠臣良將,豈不是大獲民心,中興我大宋?”
种師道看了一眼李綱,更多的是為公,而不是為私,眼前一亮。
只要趙佶還是天子,那蔡京等奸臣必然還是會把持朝政,這麼多年了,天子離不開這幫奸佞。
在天下人眼中蔡京是奸臣,但是在當今天子眼中,蔡京是個辦事得力,深得他心的大大忠臣。
只要蔡京等奸臣把持朝政,禍亂朝綱,就算是這一次擊敗了王倫,還會有李倫、趙倫呢。
所以蔡京等奸臣必須除掉!
但是皇帝又不允許除掉蔡京!
那就只能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了!
何況太子即位,合情合理合法,太上皇原本就沉迷修道,正好有時間了。
兩人一拍即合,聯絡了朝中諸多大臣,第二天聯名上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