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揚州(第2/2頁)
章節報錯
整個大夏咽喉的所在。
所以,揚州的經濟繁華,也是理所應當的。
揚州只有七座城池,確實是疆域最小的一個,但是其實,本來揚州是有八座城池的,其中的一座,在前些年,被蕭永安劃分進入了中州之內。
因為揚州發展的實在太快,經濟甚至有趕超中州的情況。
這一點,甚至還在涼州之上,涼州之所以會成為經濟核心,是因為西門趙府,掌控了整個大夏的鍛造業。
而揚州的經濟來源,是魚米之鄉,也是絲綢,紡織業的鼻祖。
揚州跟涼州是整個九州的經濟核心,也是風景秀美,真正的江南煙雨地方。
蕭晨一路走來,也看到了無上的春光,說起來,這還是蕭晨第一次進入涼州。
接下來,他們抵達了涼州的第一座城池,因為靠近帝都城,所以這一座的城池,也格外的繁華。
是揚州經濟第二的大城,同樣也是之前提到的紡織業的鼻祖,這裡面的絲綢店鋪,隨處可見。
幾乎佈滿了整個街道,也是所有商會,每次通商的必經之路。
比如王麻衣,要前往武國通商,那麼就一定會路過這座城池,來購買一些揚州的絲綢。
前去武國販賣,這就是商會通商的道路。
而當蕭晨真正進入這城池的時候,也被這裡的繁華所震驚了。
之前蕭晨覺得,丹陽城的發展已經非常迅速了,幾乎可以比肩除了帝都城的所有城池。
但是當看到西門城,跟這座城池的繁華之後,蕭晨才明白,丹陽城沒有個幾十年的發展,永遠追不上這樣的老牌雄城。
數百年的底蘊,深深的紮根在這裡,這不是政策就可以改變的。
丹陽城在怎麼發展,沒有核心的產業支援,經濟也是絕對起不來的。
紡織業跟鍛造業,造就了兩座城池的繁華,當名氣打出之後,自然有很多人慕名而來,這就是一個良性的迴圈,導致他們的經濟,會變得越來越好。
蕭晨走在這城池的街道之上,大軍並未進城,蕭晨的身旁,只有李太白,關勝,葉瑤三人跟隨。
還有之前,琅琊唐氏的唐曉。
唐曉也在給蕭晨介紹這一座城池。
“殿下,這是我揚州排名第二的城池,名叫煙雨城。”
“因為這城池,是我揚州紡織業的核心,所以經濟也格外的出眾。”
“這裡是一個純粹的商業城池,裡面的商販隨處可見,也算是支撐了我揚州大部分的開銷,僅次於我揚州的州府,琅琊城。”
蕭晨聽到這話,也有些好奇的看向了身旁的唐曉。
“既然如此,為什麼不將州府,定在這煙雨城呢?”
若是揚州的州府,定在煙雨城,必然可以讓這裡的經濟更上一層樓,當然蕭晨也忽略了一個點。
唐曉尷尬的笑了笑。
“殿下說笑了,我琅琊唐氏有千年的基業,一直生長在琅琊,所以根本沒有辦法離開。”
“當初劃分九州疆域的時候,一開始揚州的州府,確實定在了煙雨城。”